【聯合報╱蔡銘燦/藥品行銷人員(台南市)】
十多年前,筆者跑診所業務時,遇過一位高齡八十二的老醫師,身體不是很好,卻仍堅守崗位,懸壺濟世。
老醫師重聽,醫病溝通有障礙,求診的病患不時要起身湊他近耳朵,一句一句大聲「喊」出病情症狀,老醫師似懂非懂地點頭,話說不上幾句,畫面顯得有些滑稽。
老醫師也罹患巴金森氏症,握著筆的手抖得很厲害,落在病歷卡上的一筆一劃,都像用刻的那般吃力,讓人於心不忍。
這樣的醫師,一般會認為大概不會有什麼病患找上門。錯了,他診所的生意好得很,外面騎樓擺了兩張長椅,一直都有候診的病人在那裡排排坐,清一色是上了年紀的中老年人。
我常想,這些人之所以「不離不棄」,甚至敢「冒險」,說穿了,那是醫病長期建立的信賴累積,彼此用感情與經驗在看病。
類似的例子,也出現在我的故鄉雲林小鎮。我認識一位開業醫師,七十好幾了,身子還很硬朗,完全沒有退休打算。他除了平常看診,另一個工作是犧牲午休時間,不辭辛苦到喪家去驗屍並開死亡證明,生與死都看,不擺架,好央請,備受尊敬。
我母親是他診所的常客,身體有恙,不論小感冒或腸胃不適,通通指定要找他看。我曾經載母親就診,仔細觀察老醫師與患者的互動,因為彼此年紀相仿,溝通特別順暢,所以同樣打一針,平平幾包藥,母親會說他開的「卡有效」。有道是「醫病醫心」,老醫師在這方面做得更透澈,愈發凸顯價值。
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