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聯合報╱記者施靜茹/台北報導】
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昨天發表螢光顯影術,用於心血管及摘除前哨淋巴結手術,提供病灶定位,和即時動態影像紀錄,讓開刀有如即時轉播。
一名42歲乳癌病人,今年5月摸到右乳有一硬塊,檢查確認為惡性腫瘤,6月在北醫以內視鏡切除部分乳房,術前使用放射性同位素,術中同步使用螢光顯影系統做前哨淋巴結定位,明確找到2顆前哨淋巴結,化驗後證實無轉移,因此避免腋下淋巴結廓清。
北醫附醫心臟血管外科主任曹乃文指出,一般血管疾病手術,需以血管或淋巴攝影確認手術成效;傳統造影術,則使用X光及顯影劑,病人和手術人員都必須暴露放射線之下,腎功能可能受損。
曹乃文指出,螢光顯影術使用藥品,是一種醫用綠色染料,一直被用來做為一些肝病患者檢驗肝功能之用,現在加上紅外線儀,患者不必承受輻射劑量,也不會有腎臟受損疑慮。
不過,對多發性乳癌、已有淋巴結或遠處轉移、接受過乳癌手術或放射線照射,腫瘤超過5公分者及肝衰竭、對碘過敏患者不適用。
台大醫院核醫部主任曾凱元說,對於前哨淋巴結定位,傳統顯影劑最早使用甲基藍,後來使用藍色染料,但目前定位的黃金標準,仍以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為佳。
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