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聯合報╱記者蔡惠萍、何烱榮、周宗禎、湯雅雯/連線報導】
郵差都會練就一身「防狗技」,用眼神跟聲音「嚇退」蠢蠢欲動的小狗;就連發動車輛也要有技巧,「要慢慢發動,動作愈慢愈好」,以免高分貝的高速引擎聲引起狗的緊張而攻擊人;有的則會採取「把敵人變成朋友」的策略,隨身帶點狗食,「跟狗打好關係」。
喜愛登山的國立崇實高工化工老師黃明權則提供一個防狗絕招,因為薄荷腦中的薄荷醇具有強烈的滲透作用,能刺激皮膚或黏膜產生涼冷的感覺,狗很不喜歡這種味道,隨身綁一個薄荷香包,當狗敏銳的嗅覺遠遠聞到這種揮發性的氣味,就會跑開。
黃明權是彰化縣知名的生態教育推手,他經常騎車到百果山區調查生態被流浪狗追逐,兩年來一直研究、思考如何讓狗不敢靠近。他試了肉桂、桂花、檸檬香精、香茅草香精…〺多種材料實驗,去年底發現,狗最討厭薄荷腦(從薄荷提煉出的成分)的氣味。
獸醫師楊姮稜表示,不少狗對噴霧器或是大聲響的喇叭聲都感到恐懼,第一時間可達到嚇阻效果,不過若碰到好強、越戰越勇的狗,此招恐不管用。她建議郵差可在腿部穿厚一點、用護套保護腿,因為狗最常攻擊的部位就是腿。
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創辦人姜怡如補充,肢體動作不要過大、沒有惡意、蹲低一點,可以降低狗的攻擊性,但最重要的還是加強飼主責任。
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