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訊

傷口剛癒合勿拉扯減少疤痕擴大 3種治療方式可預防蟹足腫復發

最新文章

more

大家都在看

more

疾病百科

more

我要投稿

內容提供合作、相關採訪活動,或是投稿邀約,歡迎來信:

udn/ 元氣網/ 焦點/ 醫藥新聞

發展遲緩兒 做元宵當復健

復健師帶遲緩兒DIY燈籠,不僅好玩,還有復健效果。 圖/台中慈濟醫院提供
復健師帶遲緩兒DIY燈籠,不僅好玩,還有復健效果。 圖/台中慈濟醫院提供

【聯合報╱記者洪敬浤/潭子報導】

台中慈濟醫院昨天陪發展遲緩兒童過元宵,除了聽故事,還DIY兔子燈籠、動手做元宵。小兒神經科醫師李宜准說,聽故事訓練認知功能,動手除了做應景好玩之餘,還能訓練小肌肉,達到復健效果。

「元宵節要吃甚麼?」復健師劉淑靜拿著繪本,邊說邊演元宵故事,台下小朋友聽得入神,個個瞪大眼睛,隨著故事發出驚呼聲。

一旁的醫師拿起紙燈籠,陪著孩子現場DIY,當兔子提燈完成後,發出一閃一閃的七彩燈光,孩子開心拍手。

這群孩子從3歲到6歲都有,都是發展遲緩兒童,有的聽故事,理解速度較慢,也有人DIY燈籠時,簡單的對摺動作,得邊教邊示範,最後才完成。

5歲陳小妹忙了半天,終於吃到元宵時,直說「好好吃」。

李宜准說,依世界衛生組織評估,發展遲緩兒童約占6至8%,台灣每年近20萬新生兒,約有1萬個兒童有程度不同的發展遲緩問題。兒童的認知、生理、動作、語言與情緒等發展,有一定的階段,如果落後同年齡的小孩2至3個月,就可能得就醫評估。

他強調,6個月嬰兒對聲音刺激有反應、會大聲笑或大叫,1歲幼童會與親人有眼神接觸,能到處爬或扶著站好,如果孩子明顯無法這麼作,就得考慮找醫師檢查。

醫師表示,3歲以前接受早期療育,效果最佳,通常透過遊戲方式進行,例如元宵節DIY燈籠、做元宵,甚至聽故事,都有復健效果。

發展遲緩 復健

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?

課程推薦

延伸閱讀

猜你喜歡

贊助廣告

商品推薦

猜你更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