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聯合晚報╱記者黃玉芳╱台北報導】
「揪團優惠」、「買萬送千」、「限時限量搶購」,年關將近,不少人領了年終獎金想好好打理門面,但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表示,許多醫美、植牙、近視雷射的醫療院所,在網路打出違規廣告吸引消費者,卻刻意不提可能的風險或副作用,已嚴重觸法並違背醫學倫理。
醫改會近三年來受理民眾申訴的醫糾案件,整型美容、植牙、近視雷射,已從97年佔申訴案的7%、98年約9%,攀升至99年的15%。
醫改會今天整理了六大花招提醒國人。例如鼓勵「揪團」、三人同行以上有優惠,還有「一票玩到底」,一個費用包所有療程,但萬一半途出問題,消費者很難脫身。
另外還有周年慶特惠專案、出示學生證可以享折扣,甚至於連醫療法規定不得廣告的性器整形,也有醫療診所大剌剌的,大打陰莖增大、陰道整形等廣告。
醫改會副董事長劉梅君指出,醫療不同於一般的商品消費,因為任何醫療行為都有一定風險,但招攬花招多,對於病人該知道副作用、醫療風險等資訊,都成為「不能說的秘密」。
劉梅君也說,常見糾紛包括術後結果不如民眾預期,近年更多次發生診所購置改裝過的抽脂儀器,造成病患燒傷,或診所使用未經核准的材料隆乳,以及民眾進行抽脂卻造成嚴重細菌感染,併發器官衰竭等案例。因此微整形、植牙前,千萬不要輕信天花亂墜的廣告說詞。
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?
![](https://udn.com/upf/2022_health/sns/fb_800x100.png)
![](https://udn.com/upf/2022_health/sns/fb_300x135.pn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