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聯合報╱記者施靜茹、許玉君/台北報導】
國光生技公司昨天風光慶祝獲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,前景看似光明,其實國光兩年半前曾一度瀕臨倒閉。董事長詹啟賢接掌這家公司後,歷經各種批評與流言,現在總算由虧轉盈。
擔任台南奇美醫院長多年,詹啟賢二○○八年進入馬英九競選總統團隊,並接任國民黨副秘書長,二○○九年八月轉任國光生技公司董事長。外界曾認為,這是政治酬庸,詹啟賢對這說法「非常感冒」。
他說,當年是前董事長李明亮表示掌理國光已心力交瘁,請他出來。他基於「台灣需要一個屬於自己的疫苗廠」,才決心來當生意人。
他說,國光公司結構八成是民股,兩成才是國發基金等官股,「這樣算是官方公司嗎?」
他最在意的,除了員工權益外,就是當初這些衝著他面子的投資者。所以,他才會在公司上市前,說服董事會依照公司法,辦理現金增資。第一波他個人「一張股票也沒認」,為的是不與員工爭利。第二波是將原始股東放棄部分再度開放給員工認購,員工可自由認購。他個人是到了現金增資截止前,才一次認購剩下的四百多張股票,為的是完成主管機關規定的程序,而且「一張都沒賣」。
詹啟賢感慨,外界總以為他的政治色彩濃厚,連帶也使得國光生技蒙受了許多不白之冤。詹啟賢不諱言,當年他已答應「絕不會中途落跑」,而且他不斷自我提醒,「我是生意人」。下半年國光可能上市,詹啟賢說:「這樣我才算完成第一階段任務。」
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?
![](https://udn.com/upf/2022_health/sns/line_800x100_udnhealth.png)
![](https://udn.com/upf/2022_health/sns/line_300x135_udnhealth.pn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