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聯合報╱記者簡慧珍/彰化報導】
個人健康資料帶著走不是夢想,經濟部技術處推廣智慧生活科技運用(i236)計畫,彰化縣成為第一個試辦的縣市,縣民就近在社區、公司健檢,未來無論在何處上網都能取得個人「基本」健康資料。
執行i236計畫的秀傳醫療體系志工,演出社區歐巴桑使用智慧生活科技儀器,測量體重、血壓、心跳等基礎健康資料,運用雲端運算系統傳輸到個人健康管理資料庫,遠在美國求學的兒子輸入密碼,透過手機接收媽媽的健檢數據,隨時隨地掌握家人的健康。
秀傳醫療體系總裁黃明和說,許多縣市都有興趣參與這項計畫,彰化縣拔得頭籌,設置整合性共通服務平台,目前服務觸角達到彰化區、鹿港區與埔鹽鄉的7鄉鎮市,社區居民和公司企業可申請擺放智慧生活科技儀器,隨時健檢,上傳個人健康管理資料,讓醫療機構提供遠距照護與健康諮詢。
i236由工研院開發,彰化縣長卓伯源說,工研院利用寬頻網路、數位電視網路與網路感知三種系統,跨領域整合舒適便利、農業休閒、安全防災、醫療照護、節能永續、智慧便捷6大領域,建立智慧小鎮與智慧經貿園區。
他希望醫療健康產業能經由產官學界合作,不僅民眾獲得個人化的健康照護服務,也提升全縣居民的生活品質。
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