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聯合報╱記者曾懿晴、劉惠敏、陳惠惠/台北報導】
衛生署疾管局前天對外表示,今年五月出現疑似庫賈氏死亡病例,「不排除」為新型庫賈氏病患,昨天遭到消基會抨擊隱匿疫情、「睜眼說瞎話」。消基會出示六月間與衛生署的往來文件,表示媒體披露該起案例前,衛生署隱匿重大訊息長達半年。
消基會在美國牛肉開放輸台前發動反美牛公投,多次強調我國檢驗能力不足,一旦普利昂蛋白隨著美國帶骨牛肉或罹病病例進入我國生態,傳染性至少可維持十六年,消費者可能透過食物鏈、汙水、輸血等方式感染新型庫賈氏症。
消基會指出,推動反美牛公投活動期間耳聞該起病例,今年六月四日發文給疾管局,要求疾管局公開疑似新型庫賈氏症病例通報相關資料。
昨天消基會出示今年六月與疾管局間的往來文件,證明疾管局在六月十一日的回函中表示,自八十六年到九十九年五月廿九日止,累積通報疑似庫賈氏症共三百五十九例,「尚無新類型庫賈氏案例」。
消基會表示,衛生署竟然以「尊重罹病家屬意願」為由,不遵行重大傳染性疾病相關規範「傳染病防治法」規定,在病患死亡後強制解剖遺體,完全不顧全台民眾健康權益,對此消基會感到遺憾,呼籲政府重新檢討美國牛肉進口政策。
疾病管制局表示,「一切誠實」是「時間差」問題,此個案本月才獲得國際期刊登載、認定,國內專家小組於十八日召開會議,才可能將個案由散發、傳統新型庫賈氏症,「正式」改列為新型庫賈氏症極可能病例。
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?
![](https://udn.com/upf/2022_health/sns/fb_800x100.png)
![](https://udn.com/upf/2022_health/sns/fb_300x135.pn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