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聯合報╱記者彭芸芳/新竹市報導】
就醫也可以數位化,把自己的病歷用光碟或隨身碟存檔,甚至運用雲端技術,即可在換醫院就診或請教其他醫師意見時,免去重覆檢查和照X光,並有可供比對的資料。
署立新竹醫院骨科主任王子康最近呼籲推行「終身醫療影像光碟護照」,以骨科為例,骨科病變可從X光斷層掃描、磁振造影等技術提高診斷正確性,因為國人有健保,就醫又方便,常可見病患同一天為同一疾病到兩所以上醫院診療,重覆就醫,除浪費醫療資源外,還可能因為重覆檢查而傷害身體。
他說,一般病患並不了解大量重覆的放射線(X光)檢查,對身體各器官的損害是無形的,總認為再檢查一次無傷大雅,甚至認為不同醫院所做檢查結果也許不一樣。
所以,王子康建議病患,如果一定要多跑幾家醫院才心安,或想多尋求一些醫療意見,應注意三件事,一是攜帶3個月內曾接受過的影像檢查資料,例如以光碟片記錄的X光斷層攝影、核磁共振、超音波、核子醫學攝影等;二是最近簡單的醫療紀錄,如診斷書、醫療摘要等;三是前一位醫療機構醫師的聯絡方法,以便醫師可直接聯絡。
不僅骨科,王子康認為,醫病之間既有賴醫術,也可以是一種藝術,呼籲醫療單位能推行「終身醫療影像光碟護照」。換言之,把每次接受檢查後的影像存入光碟內,病患隨身攜帶就醫,甚至運用雲端技術隨存隨取,就可解決重覆檢查的問題。
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?
![](https://udn.com/upf/2022_health/sns/line_800x100_udnhealth.png)
![](https://udn.com/upf/2022_health/sns/line_300x135_udnhealth.pn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