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聯合報╱記者李威儀/台北報導】
宅世代不愛動,大腦可能愈來愈不靈光。精神科專家、哈佛醫學院助理教授約翰‧瑞提(John Ratey)昨天在台北科技大學演講時指出,運動有助增進腦部活化,要努力地動,大腦才能保持在最佳狀態。
瑞提研究運動與大腦關連多年,他表示,運動能促進血清素、正腎上腺素及多巴胺的分泌。血清素協助控管腦部活動,對情緒、衝動行為、生氣和侵略行為都有影響;正腎上腺素有增強注意力、警覺心、動機與喚醒意識功用;多巴胺則能抑制注意力缺失。他指出,運動能促進神經連結,甚至就像服用了少量的百憂解(治憂鬱症藥)或利他能(治過動症藥)一樣,能解決身心問題。
瑞提說,人類的基因與一萬年前相比,並無太大變化,但當時每人每天會走十二到廿四公里的路,現在很多人每天就只坐在電腦前,甚至連遛狗都要開車,再這樣下去,形同慢性自殺,建議每周應至少運動三到四次,每次持續〺分鐘,而且要達到流汗效果,才能保持健康。
今年六十二歲的瑞提說,其實只要能讓你有興趣,並能持之以恆的運動,就會是最好的運動,而如果想達到強化大腦結構的功效,從事有氧、跳舞等複雜動作的運動,也就能同時訓練記憶力,刺激大腦發展。
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