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文章

more

大家都在看

more

疾病百科

more

我要投稿

內容提供合作、相關採訪活動,或是投稿邀約,歡迎來信:

udn/ 元氣網/ 焦點/ 醫藥新聞

醫二三事/單身,精神病?

【聯合報/本報記者張耀懋;諮詢/恩主公醫院精神科主任、台大衛政所博士班林立寧、八里療養院社區精神科主任、台大法學博士吳文正、亞洲大學趨勢研究中心主任何玉山】

衛生署長楊志良說:「人在家庭裡比較不容易生病,生病也有人照顧,比較少得到精神疾病…在統計上沒錯,但這只是相對而言…」

見(2010-04-08‧聯合報‧A4版‧要聞)

單身真較易得精神病?這個命題還真的不容易找到解答。雖然楊署長說上網google,就可以找到一億多筆資料;但是,google蒐尋很多文章是重複的,而且很多不是原創研究,包括署長這幾天來的發言造成的新聞與效應,都可能被google出來。單身與精神病的研究,可能沒有想像的那麼多。

要討論這命題,需先釐清精神疾病的定義,精神衛生法上說「精神疾病」,指「思考、情緒、知覺、認知、行為等精神狀態表現異常,致其適應生活之功能發生障礙,需給予醫療及照顧之疾病;其範圍包括精神病、精神官能症、酒癮、藥癮及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定之精神疾病,但不包括反社會人格違常者。」

一般以會出現妄想、幻覺等的精神分裂症、躁鬱病與妄想性精神病為主。

精神疾病成因,從兩本主要精神科教科書(La Londe,1974和Surgeon General,1979)的觀點,可以找到包括生物學因素(如基因)、個人可歸責因素(如可自由選擇的生活型態)、醫療資源因素(如醫療可近性)、環境因素(如物質環境和心理社會情境)等。楊署長談的似較偏向第二類與第四類。

不同精神疾病 成因也不同

不同類型的精神疾病的成因也不同,如精神分裂症的生物學因素就較強,也就是基因佔了很重要的因素;如,一般人一生中罹患精神分裂症的機率為1%;但是,父母中有一人或異卵雙胞胎有一人為病人,相對人罹病機率即爬升至12%;若雙親都為病人,機率更高達40%;同卵雙胞胎中有一人罹病,另一人發病為47%。

因此,基因一直被視為是精神分裂症的主因之一;相對地,急性壓力反應的精神疾病,環境因素就較強,如住院超過3年的病人中,就有5%的人有適應障礙。因此要論述單身與精神疾病的問題,可能還要往下區分那一類的精神疾病,比較意義較大。

好發時期 易落在未婚階段

實證資料顯示,嚴重精神病好發在青春期至青壯期,即15-25歲年齡層;但以內政部公布的97年國人平均初婚年齡為例,新郎是31.1歲,新娘是28.4歲;而且24歲以前結婚者只有9134人,占所有初婚人口126,798的7.2%,而在15歲以下結婚者,更只有2人。

若單身指的是「婚姻狀態」,則可發現精神疾病的好發時期,較易落在未婚階段。當這段時期一旦發病,成婚的條件變差,因此,也就更不容易結婚。從這觀點,較適宜的說法是,精神疾病使單身病患持續單身狀態,這是一個結果;尚難據此推論,單身是精神病的原因。

離婚、喪偶 也算單身狀態

單身也應該不只是「未婚狀態」,還包括離婚及喪偶後的單身狀態。精神病或會使婚姻狀態更不易維持,我國法院似也將嚴重精神病當作民法1052條「重大不治之症」判決離婚的要件之一,似也加重精神疾病與單身者間的統計關係。

單身與精神病的研究,2004、2006年等都有研究發表,支持單身、離婚、獨居者與憂鬱症的相關的觀點;不過,這觀點並非通說,因為在其他的研究中也有不同的發現:已婚者與憂鬱症或一般精神疾病的相關性較高;這與精神疾病具有多種成因構成的想法相符,研究方法不同,結論也不同。

即使婚姻狀態與精神疾病有關,但是,1998年的一篇研究也說,婚姻狀態的品質恐怕比婚姻狀態本身對精神疾病的影響更大。其實在相關研究中,不管單身或婚姻狀態,更重要的是,遭遇強大壓力時,有支持系統幫助。包括家庭、親友均是,未在婚姻狀態反是次要的。

這些討論可能都不是楊署長要表達的。他其實只是要說服單身者多繳些健保費幫其他多眷口的家庭罷了。

【2010/04/14 聯合報】

憂鬱症

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?

課程推薦

延伸閱讀

猜你喜歡

贊助廣告

商品推薦

猜你更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