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聯合報/記者施靜茹/台北報導】
「醫師,我的小孩為何感冒一個月還沒好?」門診中,常聽到焦急的媽媽帶著孩子就診,醫師表示,一般感冒通常兩周就好了,拖這麼久的感冒,有可能是過敏性鼻炎。
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氣喘風濕科主治醫師姚宗杰,昨天在兒童保健協會舉辦的研討會中指出,家長常分不清孩子是感冒或過敏性鼻炎,如果有感冒症狀超過半個月,應懷疑有否過敏性鼻炎。
一般感冒較易發生在冬天,但過敏性鼻炎常伴隨黑眼圈、喉嚨癢,好發在氣候溫差大或換季時;且有七成五的鼻竇炎和五成的中耳積水患者,也合併過敏性鼻炎。
兒童保健協會理事長吳文豪說,台北市衛生局前年委託研究調查顯示,北市國小一年級學童過敏性鼻炎比率近五成。
姚宗杰表示,一項針對過敏性鼻炎兒童調查也顯示,這些兒童常覺得不適合運動、因過敏鼻炎缺課、身心不適、不愛上課、不快樂或交友困難。
過敏性鼻炎是因體質及環境出現過敏原所引起,病人的鼻黏膜一旦接觸到過敏原,發炎而引發一連串症狀,發生在支氣管就是氣喘,在鼻腔或眼結膜為過敏性鼻結膜炎,出現在皮膚就是異位性皮膚炎。
吳文豪說,在小兒過敏免疫科門診中,有八成就診孩童有過敏性鼻炎症狀,像是打噴嚏、流鼻水、鼻塞、鼻子癢,還有小朋友說話有鼻音,或喉嚨、耳朵癢,甚至頭暈、頭脹。
昨天研討會也發表國際過敏性鼻炎最新診療指引,建議兒童治療原則與成人相同,但須特別考慮藥物副作用,如使用新一代類固醇,對身高較無影響;第一代抗組織胺易造成嗜睡、疲倦等副作用,第二代藥物較適合幼童;至於特異性免疫治療,則不建議用在5歲以下孩童身上。
【2009/03/29 聯合報】
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