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燒狀況不一樣 感冒流感別搞混
年節圍爐團圓、返鄉人潮南來北往,接觸頻繁,衛福部疾管署預估,初二單日流感急診將達5300至5800人次,為平常假日的2到3倍,流行達到高峰,同時也要留意腹瀉疫情,提醒民眾別將感冒、流感症狀搞混,享用年菜時,海鮮、貝類等煮熟再吃。
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,上周經審查確定流感死亡再添5例,皆為罹患慢性病的長者,統計本流感季已有282例流感併發重症個案、39例死亡,檢出流感病毒以H3N2為主,而今年社區流行導致感冒的腺病毒比率已超過流感病毒,感冒症狀較流感輕微。
疾管署推估,除夕到初六,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將達2萬5000至2萬6500人次,雖是4年來最低,但民眾易將流感、感冒搞混。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提醒,流感會突然發燒超過39度,且持續3到5天,會有典型全身倦怠、肌肉痛症狀;感冒則屬漸進式發燒,幼童可能會超過39度,多持續1到3天,但腺病毒引起的感冒會持續一周,症狀會打噴嚏等。
過年家族、朋友接觸頻繁,上周腹瀉群聚事件,單周達18件、共109人拉肚子、嘔吐等,腹瀉門急診12萬6059人次,雖較再前一周12萬8425人次下降,但年節傳染仍會達高峰。
羅一鈞說,上周檢驗18起腹瀉群聚事件中,4起確定感染諾羅病毒、1起為輪狀病毒,且14件發生於學校、幼兒園,提醒民眾過年飲食多吃熟食,外出別僅以乾洗手清潔,無法將病毒洗乾淨,應以肥皂、洗手乳徹底清潔。
疾管署提醒,65歲以上長者、嬰幼兒、高風險慢性病患、孕婦等高危險群,格外注意健康狀況,春節期間全台共有86家醫療院所開設類流感特別門診,有疑似症狀盡快就醫,降低重症風險。
延伸閱讀
同類文章
零食天天吃 13歲男童體胖出脂肪肝
經常感冒、痠痛、疲倦、便祕、胃食道逆流……可能與這原因有關!
影/飲酒過量讓他痛到不行還暴瘦!手術+戒酒獲重生
持續上腹痛要注意 醫師:慢性胰臟炎案例日增
乳頭出現分泌物,到底正不正常?醫教從這三重點判斷
腸病毒緩步進入流行期 今年累計已五例重症
她腿部痠痛無力 竟是副甲狀腺機能亢進引起
你吃對了嗎?正確飲食可減少代謝症候群發生
鐵釘刺傷 染特殊菌恐截肢
遭鐵釘刺傷打破傷風仍腫大包 罕見細菌搞鬼
兩次檢查發現肝出血 醫:肝不會痛易被忽略
流感誤認感冒當心喪命!流感vs.感冒症狀比一比
感冒該吃藥?何時需就醫?醫師教你辨別感冒嚴重程度
怕脖子腫她18年來戒吃海帶 結果腫如乒乓球
流感疫情仍在流行 同染A、B流感未必較嚴重
7月為何流感的人這麼多?醫生這麼說
「哈啾」沒遮住 昨天的噴嚏能害你今天感冒
盛夏流感還在燒 塞爆急診室
疫情再發威 7絕招流感不近身
天氣忽冷忽熱 急診A型流感 增
咳嗽就想止咳 你可能多吃了這些冤枉藥
感冒怎麼辦? 醫師:餐餐喝味噌湯
診所醫師真心告白:感冒藥有效是因為摻了…
全台175萬人偏頭痛 女性比男性高3倍
強忍術後疼痛 恐加重身體負荷
什麼痛 可以看疼痛門診?
疼痛之苦誰人知?
常吃止痛藥 肝臟壞了了?
按揉、熱敷除瘀青 多數的人都錯了
夏天溼熱 常見偏頭痛發作
猜你喜歡
專家帶來天大的好消息:2025年這種疾病會消失不見
莊昕悅營養師/影響血糖的食物放後面…掌握5原則 糖友照樣嗑大餐
愛吃5食物恐讓胃食道逆流加劇!餐後1動作助緩解
40歲以後如何防止血管硬化?醫師分享6撇步讓血管變年輕
健檢常忽略腦血管檢查 醫:50歲以上民眾要做
重訓盛行 姿勢錯誤 退化性關節炎患者飆升
改善便秘、排解毒素 必知4大類膳食纖維資優生!
便秘拖久腸潰瘍恐要命?醫:6纖維蔬果、床上翻滾助排便
拉肚子變瘦是因排掉宿便?醫:當心「代誌大條」
數羊、睡八小時都NG!日本醫學教授破除七大「睡眠迷思」
腎不好不能吃香蕉?醫師點名傷腎地雷:止痛藥、不明中草藥保健品少碰
男生脫褲後嚇傻人?泌尿科醫曝這款驚嚇度5顆星:只能剁掉
男子挺台灣鳳梨大口吃 鳳梨卡食道差點窒息緊急就醫
長期頭暈千萬不可輕忽 合併8大症狀可能患重大疾病
一天追完50集韓劇!30歲女眼前一片黑影 確診飛蚊症
少女「抽菸加一天一罐汽水」牙齒發黑爛光 網友嚇:該刷牙了
輕熟女成月亮臉!3個月飆胖16公斤 北榮搶救腦內風暴
預知腦中的不定時炸彈「腦動脈瘤」 專家建議做1事!
頸椎病來得早又難好!醫:穩定頸椎才治本
一天放幾次屁正常?胃腸科醫師:不放屁才要當心!5建議觀察
60歲血壓忽高忽低 這原因讓他按時服藥無效
退化性關節炎年輕化 醫師:好發年齡提前至4、50歲
下背痛、坐骨神經痛如何舒緩? 物理治療師教坐椅子就能做的「簡易動作」
下肢「1徵兆」恐是心臟衰竭!醫:初期症狀難發現
打呼易增中風、心肌梗塞風險!醫教側睡等6招助改善
阿嬤用雙磷酸鹽類藥物治骨鬆 一轉身兩大腿竟骨折
高血壓男劇烈腹痛急送醫 患「腸中風」放支架救命
1歲半童95%燙傷「皮膚都掉到地上」經歷50次手術仍笑口常開
發脾氣就是不理性?行為學家解析「憤怒的10 種成分」:那些躲在怒氣背後的真實情緒
你以為你很瘦嗎?這個器官胖起來,恐增加死亡機率
顏面神經麻痺跟中風怎麼分?三大徵兆看分明!醫師:及早治療助恢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