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往肺動脈高壓病患無藥可醫,需等待心肺移植,從診斷到死亡平均僅2.8年。高雄長庚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鍾昇穎表示,伴隨藥物進步,及早發現治療,病患生活品質可變好,存活期有機會延長。
如何及早發現肺動脈高壓?鍾昇穎說,目前篩出肺動脈高壓病人最有效的工具是心臟超音波,若經檢查高度懷疑是肺動脈高壓,需接受心導管檢查,當病患休息時所測量的平均肺動脈壓力、肺血管阻力和肺動脈楔壓符合治療指引的診斷標準,即可診斷為肺動脈高壓。
根據患者心肺功能,病情分四級,第一級通常無明顯症狀,但肺動脈壓力超過標準;第二級從事較費力的活動,有呼吸困難、胸痛等症狀;第三級患者,輕微活動就喘,第四級躺在床上都喘,非常嚴重。
「肺動脈高壓如同慢性病,患者需一輩子用藥」。鍾昇穎說,肺動脈高壓標靶藥物的治療主要針對三大機轉,分別是以促進血管舒張、抑制平滑肌細胞增生和抑制內皮細胞新生以降低血管壓力為主,減緩疾病惡化與改善症狀。
不過,少數病患使用藥物出現頭痛、頭脹等副作用,導致用藥順從性不佳,醫師視狀況調整劑量。
一名卅歲愛滋感染者,爬樓梯、走路都會喘,經檢查發現肺動脈高壓,平均肺動脈壓力高達48 mmHg,給予選擇性酵素抑制劑的口服藥物治療,但出現頭痛、發汗等副作用,醫師從低劑量開始處方,待適應後再漸進提高至標準劑量,患者恢復良好,現在繼續工作。
除了藥物治療,建議患者避免攝取過多鹽分,維持體重,不做劇烈運動,流感季來臨前打流感疫苗,嚴重者配合氧氣治療,遵醫囑用藥,可控制病情,降低死亡風險。
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