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聯合晚報╱彭宣雅】
北醫小兒科醫師暨遠距照護中心主任葉健全表示,奇奇這麼小就發病,主要是因小孩原就是過敏體質,且母親、阿嬤都是氣喘患者,遺傳體質使然,因此小朋友氣喘發病的機會比較高;加上最近時序進入秋天,氣溫變化大,稍稍不留神,孩子就容易受風寒,自然會引起氣喘發作。
葉健全說,孩子的氣管非常細小,一旦感冒、過敏,易引起身體的發炎反應;而氣管肌肉不斷被刺激和收縮,導致細小的氣管管道換氣困難,如果氣管壁被破壞,反覆發炎、感染、發作,卻沒有持續治療,最後就會變成慢性氣喘,連一般氣喘使用的氣管擴張劑都失效,大大危及孩子生命安全。
葉健全表示,類固醇藥物仍是醫界公認治療氣喘最有效的藥物,但不少家長擔心孩子長期使用類固醇,不僅影響小孩發育長高,也會過度依賴。但他也認為,「該用藥的時候,就應該積極用藥」,因此建議家長可讓孩子在醫師指示下正確用藥,不要一聽到使用類固醇就排斥。
台灣氣喘衛教學會統計,國內兒童氣喘盛行率30年來已成長15倍,國小兒童氣喘盛行率從1.3%增加到19.7%,每5人就有1人罹氣喘。7成氣喘的孩子在高中前都會痊癒,但仍有三成會變成慢性氣喘患者,需隨時就醫監控,預防急性發作。
葉健全說,氣喘沒控制好、反覆發作,最主要的原因是患者與家長低估氣喘的嚴重性,以及可能對人體造成的傷害,更嚴重的是許多患者嫌麻煩,沒有遵照醫矚服用藥物。
他也建議,對於奇奇這種長期深受氣喘所苦的小患者,家長可與醫院合作,在家中裝設尖峰呼氣流速計等生理量測設備,每天早晚監測孩子呼氣的數值,醫師透過網路可隨時瞭解患者狀況,醫護人員立刻指示服藥或是增減藥物劑量,給予即時的建議,可避免氣喘大發作。
根據北醫過去的統計,經過即時監控後的氣喘患者,已不再一發作就跑醫院急診,不僅節省醫療資源,小患者也可減少受苦。
‧55歲銀行員繼承2300萬遺產「光速退休」短短五年全家陷錢不夠用危機
‧「早餐香蕉減肥法」沒效?減重教練揭2正確吃法: 瘦了10公斤
‧你可能一直用錯了!「萬用」小蘇打粉其實不能用在這些地方
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?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