演藝圈影帝因腦中風驟逝,聯新國際醫院神經醫學中心執行院長陳啟仁提醒,顱內血管狹窄是腦中風的直接風險因子,東方人罹患是西方人的3倍,民眾可透過影像檢查,瞭解腦血管健康情形。
陳啟仁醫師表示,腦中風為國人10大死因第4位,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顯示,亞洲人罹患中風死亡的人數,遠高於歐洲美洲,這現象除了生活習慣與飲食等因素,也與東方人體質有關。實證研究指出,東方人罹患顱內血管狹窄的比例,是西方人的3倍,而顱內血管狹窄是直接造成腦中風的重要危險因子,建議民眾應及早檢查與因應。
評估腦部血管是否狹窄或異常,超音波檢查仍無法面面俱到,因此沒有侵入性的「核磁共振造影檢查」最安全有效。以超音波進行頸動脈檢查,只能看到頸部血管,較深頸部是超音波死角。超音波檢查腦部血管雖有穿顱超音波,但是由於華人的顱骨較厚而無法穿透。
磁振造影檢查沒有侵入性,沒有輻射不須施打顯影劑,精準度與解析度皆遠優於超音波,而且可同時檢測腦血管狹窄、腦血管動脈瘤,以及小血管疾病,是目前腦部血管檢查最先進的技術。
頭頸動脈檢查後如果發現狹窄程度低於50%,則可以服用抗血小板方式來治療;如果狹窄程度大於70%,建議除了吃藥,還需要支架置放治療,以避免大中風的發生。
顱內血管狹窄的因素包括三高(高血壓、高血糖、高血脂)、抽菸、遺傳家族史以及年紀大。陳啟仁醫師指出,近年來國內腦血管疾病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,因此建議45歲以上至少做1次腦血管磁振造影檢查,如無異常,之後每2至3年追蹤,及早發現與預防。
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