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健康事業部/整理報導】
蹲下站起會暈眩… 恐是低血壓
血壓不能太高,那太低會怎樣?低血壓最常見的症狀就是蹲下忽然站起後產生的暈眩。如果長期有暈眩、疲勞、胸悶、全身無力的症狀,又查不出原因,或許可以量量血壓。如果血壓長期偏低,尤其收縮壓與舒張壓低於90mmHg及60mmHg,就是低血壓。
汐止國泰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陳逸忠表示,由於血壓不足以讓大腦獲得血液,大腦供氧不足就會頭暈眼花,嚴重甚至失去知覺,所以當收縮壓低於90mmHg、舒張壓低於60mmHg,就可能有休克危險。低血壓可能完全沒有症狀,頂多造成疲憊、不舒服、嚴重導致暈眩,反而容易讓人忽略。
此外,姿勢、飲食、運動也可能導致血壓的變化。當坐著突然站起來時,血壓可能會下降10到20毫米汞柱,稱為姿勢性低血壓,在老人家身上很常見。
除此之外,台北中山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李秀梅也指出,如果是以前收縮壓都在120、130毫米汞柱左右,最近卻發現血壓變低到90,就要擔心可能是腸胃道出血、貧血,或是拉肚子嚴重脫水等問題引起。
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康宏銘建議,血壓偏低的人,平常飲食可以稍微吃鹹一點沒關係,但要注意的是,重口味的食物往往伴隨油炸、燒烤等不健康的料理方式,仍要避免過度烹調。另外,平常可以多做些強化心肺功能的運動,血壓也會跟著升高一些。
控制血壓 別讓血壓控制你
對抗高血壓是一個長期的抗戰,作戰第一守則,就是從量血壓做起。每天量血壓,不只應注意血壓平均數字高低,更要注意血壓劇烈起伏對人體危害,血壓波動過大易導致腦中風或心肌梗塞。醫師提醒,不僅早上起床量血壓,晚上睡前再量一次,長期測量記錄,就能瞭解血壓高低起伏及血壓變化,也可以做為醫師開藥的重要參考。
克服恐懼 在家量血壓
有些患者會有所謂「白袍恐懼症」,即回醫院追蹤病情會緊張,即使經過休息也沒用,測量到的血壓仍偏高,醫師會建議高血壓患者最好能在家自行量血壓,也可藉此了解患者在一般日常作息和睡眠時的血壓狀況。
如何測量正確血壓
勤做「八戒」 防高血壓
1、戒鹹:心臟內科醫師表示,高血壓患者最好維持清淡飲食、多蔬果有助於控制血壓,烹調食物放鹽,較原來少一半;
2、戒高脂:少吃肝、豬油等高脂肪食物,可適量吃瘦肉、豆腐等,也要注意別吃太飽;
3、戒不動:維持體重正常,適量運動,如伸展操、散步等,1周至少3次;
4、戒亂停藥:遵照醫囑吃藥,不可自行增減藥量;
5、戒不勤:定期檢查血壓,學會在家量血壓;
6、戒激動:維持輕鬆心情,凡事不急不躁,心平氣和;
7、戒菸酒:過量的菸酒等刺激食物是高血壓患者最忌諱的東西;
8、戒便秘:高血壓患者可能會因排便過於用力,導致心肌梗塞猝死,尤其天氣熱時,更須注意如廁舒適度,以免發生意外。
※延伸閱讀》
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?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