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聯合報╱記者蔡永彬/台北報導】
心血管疾病嚴重威脅國人健康,台灣大學與成功大學合作,研發出直徑約80奈米的PLGA(聚乳酸甘醇酸高分子)粒子,利用它攜帶藥物、幹細胞,可望治療急性心肌梗塞。
成大醫院心臟外科主治醫師謝清河指出,心臟衰竭可能透過藥物、裝支架或手術移植治療,但藥物有副作用、支架不見得適合每個人、移植則因器官來源不足,必須漫長等待。
台大與成大研究團隊,利用PLGA的高分子奈米粒子,透過「表面修飾」技術,讓它層層包覆藥物和幹細胞,使藥物「掛」在粒子表面上。成大化學系教授葉晨聖指出,經過表面修飾的PLGA粒子不容易隨著心臟跳動被血液帶離心臟、可以「賴」在心臟不走;配合相關生長因子藥物和幹細胞,可保護心肌,修補心血管組織。
葉晨聖認為,利用PLGA結合幹細胞,有治療心臟疾病的潛力。研究團隊已經將PLGA材料結合癌症藥物治療小鼠腫瘤;也用它和心血管藥物結合,打入小鼠心臟測試。目前他們規畫更進一步的動物實驗,希望開發治療急性心肌梗塞的藥物或針劑。
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?
![](https://udn.com/upf/2022_health/sns/fb_800x100.png)
![](https://udn.com/upf/2022_health/sns/fb_300x135.pn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