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聯合報╱李祥和/基隆市康合診所院長】
入秋以來,氣溫漸漸涼爽,不似酷夏悶熱。有些平時血壓控制得好好的患者,藥物也按時服用,飲食運動都有節制,但在寒暑交替間,沒由來的血壓飆升,嚇壞家人。
血壓,不單單是身體心臟血管問題,是身體內在與外在環境的互動關係。
血壓訊息不只傳達體內血液量負荷、心臟的推動力量與血管壁韌性與彈性,還與內臟和內分泌狀態有關,如腎臟功能不全、甲狀腺與副甲狀腺機能變化、睡眠呼吸中斷、慢性呼吸道疾病、肥胖症等,都會影響血壓。
我們除了正確量到血壓之外,必須考慮身體其他器官是否也有症狀,以免陷入「頭痛醫頭、心痛醫心」的盲點。
可是,身體的狀況都打點注意了,卻還是血壓不穩定,甚至突然某一時段或某幾天飆高,恐怕容易引起腦血管中風與心肌梗塞。詳查之下,往往與生活變動有關是:
1.寒暑氣溫變化,影響血管壁的彈性,導致脹縮變化。
2.飲食過鹹與醬料重口味,引起體液囤積與下肢水腫。
3.飲食過量與肥胖腹脹,使得血管壁周邊細胞間隙壓力增加。
4.喝酒、抽菸或睡不好、心情低落等,刺激血壓。
5.藥物使用,例如忘記吃藥、消炎藥物導致水腫、去鼻充血藥導致升壓、腸胃不適藥物吸收不良等。
將這些導致血壓突然升高的生活相關因素,加以調整,並積極控制血壓,每日早晚測量,藥物與非藥物治療雙管齊下,並非一味增加藥量。控制血壓最重要的一環,是長期規律量血壓,而不是吃了血壓藥後萬事太平,由於長期量血壓並有紀錄,可以追蹤回溯造成血壓變動原因,對症調整調理。
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?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