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聯合晚報╱記者林進修╱台北報導】
動靜脈畸形是還算常見的疾病,屬於一種先天疾病,通常是胎兒發育過程中血管發育異常造成,隨著成長而越變越大,最後終於爆裂。
署立雙和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蘇鈺凱表示,動靜脈畸形的發生率為0.14%,男性略多,25至30歲的青年族群是發病高峰期,部分病患提前在兒童期發病,但也有人遲至50至60歲才出現問題,完全視發病部位而定。
動靜脈畸形的臨床表現以出血、癲癇、頭痛、腦缺血或腦壓上升為主,若發現有不明原因的抽筋、癲癇,或是劇烈且不易控制的偏頭痛,就應小心並儘速就醫,接受腦部攝影或電腦斷層掃描等檢查。
動靜脈畸形每年出血的機率約4%,一旦爆裂出血10%會死亡,50%會出現嚴重神經障礙,極具殺傷力。
💪更多健康推薦
‧60歲單身男領1700萬退休金「怕送國庫狂揮霍」五年後被友點醒了
‧獨居父失聯兒子急返家見他好好的 卻從「LINE傳訊」驚覺大事不妙
‧單吃白吐司竟比塗奶油吐司更容易發胖?糖尿病專科醫解析原理
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?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