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聯合晚報╱記者李樹人╱台北報導】
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控制到越低越好?許多患者養成天天測血壓的習慣,認為血壓越低,就越健康;但醫師強調,治療高血壓時,血壓偏低不見得是好事,適當血壓才最重要。
另外,最近一篇國外醫學期刊報導,服用血管收縮素接受體拮抗劑類的抗高血壓藥物,會增加罹癌的風險。台北馬偕醫院心臟內科教授葉宏一指出,該項研究屬於資料庫分析,整理許多臨床文獻得出的結果,結論並不客觀,仍須其他研究來佐證。
前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理事長、台北榮總心臟內科教授陳肇文也持同樣看法。他指出,該研究採文獻整理方式,原先所有研究結果都未證實高血壓用藥和罹癌之間的關連性,但經過整理分析,卻得出這種出人意料的結果,被醫界認為證據力不足。
國內服用藥物治療高血壓的患者超過一百萬人,相關用藥訊息一刊登,引起許多患者的注意。但葉宏一解釋,降血壓藥物有許多種,作用不一。除了能夠有效控制高血壓之外,如果還能兼具保護其他器官的效果,對病人更有幫助。
以血管收縮素拮抗劑接受體類的抗高血壓藥物為例(如losartan),臨床研究顯示,除可控制血壓,對於心臟收縮性不佳的患者,也有幫助。葉宏一表示,門診不少高血壓老病號都有爬樓梯時易喘、呼吸急促等毛病,這可能是心臟無力的表現。長期下來,全身血流不夠,可能會影響排尿,進而造成下肢水腫,甚至影響腎臟功能。
陳肇文強調,治療高血壓患者時,病人本身是否罹患其他疾病,是醫師評估用藥的重要參考資料。如病人本身有腦中風、心臟肥大、心臟衰竭等病史,就可考慮使用可以額外保護心臟功能的高血壓用藥。
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?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