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台灣新生報/記者鄭綿綿/台北報導】
年長者有主動脈瘤問題,應特別注意。三軍總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醫師李中毅表示,由於主動脈瘤徵兆不明顯,年長者尤其有慢性病像是高血壓、心血管疾病的族群,定期健檢很重要,藉由腹部超音波、電腦斷層檢查,可儘早發現主動脈的異常情形,避免病情惡化,而延誤治療時間。
心臟血管外科醫師李中毅表示,主動脈是身體內最大的動脈血管,會形成「動脈瘤」的原因,與老化,心臟血管毛病有關,好發70歲以上的老年人,男多於女,常見成因為動脈血管粥狀硬化;有慢性阻塞性肺病、心血管疾病者的族群。像是高血壓、動脈硬化或血管壁退化等因素,可能造成動脈管壁在特些某部位脹大所形成,若不停變大,造成主動脈瘤破裂,死亡率相當高。因此,主動脈瘤形成,雖然未破裂症狀不明顯,仍應積極治療,避免拖延。通常若直徑大於5公分,就會建議進行手術。
李醫師表示,在腫瘤未破裂時手術,死亡率低,通常術後大多可恢復到正常生活。若是在破裂後手術,死亡率則可能達70%,術後也可能有許多併發症;而這類患者通常在術前,會有突發腹痛、腹脹、盜汗、暈眩,甚至休克昏迷等現象。
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?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