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律不整好發於老人身上,49歲倪姓台商年輕時工作壓力大,抽菸、應酬加熬夜,罹患心律不整,靠吃藥控制,成了藥罐子,退休2年療養身體打算環遊世界,結果去年過年前腦中風,傷及語言區,不會講廣東話的他,卻出現廣東腔,吃藥副作用愈來愈明顯,擔心二度中風,經接防顫電燒、左心耳封堵二合一手術後,如今藥物改每天一顆,沒有不適症狀,一個月前暢遊杜拜十天,下周還要到暢遊義大利十天,「把環遊世界的夢想玩回來」。
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主任、心臟血管系主任張坤正說,心房顫動是成年人最常見的心律不整疾病,即心房快速而不規律的跳動,心房內血液流動不佳易形成血栓,一旦血栓流到腦部,即造成腦中風,好發於老人,另外也與體質、壓力大、抽菸等有關,根據研究,心房顫動患者發生腦中風的風險是一般民眾5倍。
倪姓台商說,他的工作壓力大,又要應酬、熬夜,35歲就心律不整,3年前退休,飲食控制,戒菸、天天到健身房報到,過得很養生,也開始出國旅行,沒想到去年中風,手術取出血栓後,講話成廣東腔,接受語言治療,更慘的是一餐最多要吃6顆藥、一天18顆,副作用包括暈眩、想吐,甚至吃飯吃到一半在趴在餐桌上,又擔心二度中風,心理壓力很大。
張坤正說,倪姓台商腦中風動刀取出血栓後,為避免再度中風,需服用抗凝血藥物,但出現嚴重皮膚過敏、暈眩、想吐,今年2月初接受心房防顫電燒、預防中風左心耳封堵二合一手術,術後45天確認封堵器沒有位移,即可停掉抗凝血藥物。
編輯推薦
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?
![](https://udn.com/upf/2022_health/sns/fb_800x100_advocacy.png)
![](https://udn.com/upf/2022_health/sns/fb_300x135_advocacy.pn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