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訊

滿肚子氣卻放不出來怎麼辦?小心「這幾種脹氣」恐是疾病警訊

最新文章

more

大家都在看

more

疾病百科

more

我要投稿

內容提供合作、相關採訪活動,或是投稿邀約,歡迎來信:

udn/ 元氣網/ 醫療/ 消化系統

我要怎麼知道我有沒有B肝帶原?慢性B肝沒關係嗎?一情況很嚴重,必要時需換肝

有少數的急性發作患者可能會快速演變成猛爆性肝炎,一個月內ALT值上升到數十倍,也會出現黃疸、凝血功能變差等狀況。
有少數的急性發作患者可能會快速演變成猛爆性肝炎,一個月內ALT值上升到數十倍,也會出現黃疸、凝血功能變差等狀況。
示意圖/ingimage

聽健康

00:00/00:00

台灣自1986年7月起全面為新生兒施打疫苗,至今37歲以前的年輕人逐漸遠離B肝病毒的威脅,但估算仍有約200萬名B肝帶原的民眾活在慢性肝炎、肝硬化與肝癌三部曲的陰影下。

B肝相關的檢驗項目很複雜,不少已帶原多年的B肝患者仍然霧煞煞,更遑論一般民眾。醫師門診中偶爾也會碰到民眾在健檢後才發現自己有B肝,或者搞錯抗原與抗體的意義,以為自己沒有B肝。而這些病毒檢驗標記也並非終身不變,因為B肝與身體免疫力息息相關,很可能因為免疫力的波動而造成病毒檢驗標記結果的變化,所以有必要了解相關的檢驗項目,全面掌握B肝的密碼。

我有沒有B肝帶原?

當我們到醫療院所或健檢中心抽血檢查後,其中一個項目就是檢驗有沒有B型肝炎,一般的情況下,醫療院所會檢驗「B肝表面抗原(HBsAg)」、「B肝表面抗體(Anti-HBs)」2個項目,會有3種結果,如下表:

B肝帶原者:身體曾接觸過B肝病毒但免疫力未能清除病毒,因而成為慢性帶原者,在台灣,有一半是經由母子垂直感染的途徑而感染到,另一半是6歲前,因為打針的水平感染而感染到,約25%會成為慢性B型肝炎帶原。

非B肝帶原者:曾施打過B肝疫苗或者曾經感染過B肝病毒,但身體已將之排出體外且產生B肝表面抗體,對B肝有保護力。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:若之前已被確認為B肝帶原者(血中表面抗原陽性╱表面抗體陰性持續超過6個月以上),即使經過多年後,轉變成(血中表面抗原陰性╱表面抗體陽性),仍為B肝帶原者,務必持續追蹤。

需進一步確認:如果B肝表面抗原及表面抗體都陰性,通常會進一步了解個案是否有打過B肝疫苗,如果有,可能是抗體已消失,建議考慮補打疫苗。如果是沒有打過疫苗的人,醫師通常建議再加驗B肝核心抗體(Anti-HBc)項目,如果陰性的話,代表身體沒有接觸過B肝病毒,也建議接種B肝疫苗。如果B肝核心抗體是陽性,代表身體其實接觸過B肝病毒,只是表面抗原和抗體目前已檢驗不到,可能原來是B肝帶原者,也可能是原曾產生之B肝抗體已消失,亦可考慮接受B肝疫苗注射。

e抗原可了解病毒活躍程度與用藥效果

對於B肝帶原者,為了更全面掌握B肝病毒在體內的狀況,醫師通常會安排第一次就診的B肝帶原者做更完整的分析,會加做B型肝炎e抗原(HBeAg)的檢測,來看體內病毒的活躍程度。若為陽性,代表體內病毒處於較活躍階段,體內病毒量會較高,肝發炎指數異常升高的機率會較高。

隨著B肝病毒在人體內的進程,血中e抗原在中年後可能逐漸轉陰,醫師會在一段時間後再檢驗一次e抗原。臨床觀察,多數帶原者以e抗原陰性居多,不論血中e抗原陽性或陰性,皆需持續定期追蹤。

B肝檢驗項目總整理

.B肝表面抗原(HBsAg):抽血檢查若為陽性,且持續超過6個月,則代表B肝帶原。

.B肝表面抗體(Anti-HBs):若為陽性,可能是施打B肝疫苗或者曾經感染過B肝病毒後,身體自然痊癒產生抗體。

.e抗原(HBeAg):可反映B肝病毒活躍程度,陽性代表B肝病毒較為活躍、病毒量較高,也有比較高的機率肝發炎指數會上升。

.B肝病毒量(HBV DNA):考量要用抗病毒藥物時,需要檢驗用藥前後的病毒量,以評估用藥成效。

.B肝核心抗體(Anti-HBc):若為陽性,代表體內曾受到B型肝炎病毒感染,是最準確且不會變的數據。

什麼是慢性B型肝炎及慢性B型肝炎急性發作?

有B肝帶原不一定就等於有慢性B型肝炎,如果3~6個月定期追蹤,血中肝發炎指數都正常、超音波也都正常,沒有明顯纖維化,那就是健康的帶原者。但是B肝病毒在肝臟內何時要作怪無法預測,所以需透過定期追蹤來了解是否有肝炎存在,一旦肝發炎指數ALT(GPT)超出標準值上限,不論是短暫的或持續的異常升高,就表示有慢性B型肝炎,但是否要開始服用抗B肝病毒藥物,仍需由醫師判斷並就健保給付條件跟病人做說明。

慢性B型肝炎的病人,若抽血結果ALT 數值超過正常上限5倍(更嚴格的標準是超過10倍),就可稱為慢性B型肝炎併急性發作,不過即使數值飆高,病人未必有症狀或不適的感覺。

有少數的急性發作患者可能會快速演變成猛爆性肝炎,一個月內ALT值上升到數十倍,也會出現黃疸、凝血功能變差等狀況,病人通常會覺得很累、食慾變差,甚至出現眼睛黃、小便變成濃茶顏色等黃疸症狀,需要盡速就醫治療,必要時甚至需換肝。

不過引起肝發炎指數異常升高的原因除了B肝病毒,還有許多可能因素,所以需透過檢驗與問診釐清真正原因。例如病人體型較為肥胖可能與脂肪肝有關,也有可能是最近服用藥物,包括中草藥、保健食品等引起。若檢驗B肝病毒量發現數值很低,就可以較為明確判斷病人此次的肝指數異常很可能不是B肝病毒所引起。

B肝帶原等於終身帶原 定期抽血+腹超

由於肝臟是否處於慢性發炎狀態多半需抽血才知道,等到症狀出現已經太晚了,因此掌握自己是否為B肝帶原者後,最重要的觀念是「B肝帶原、終身帶原」,每半年務必定期抽血檢測肝發炎指數ALT(GPT)、AST(GOT)與甲型胎兒蛋白(AFP)、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,即使到老仍要維持定期追蹤的習慣。

最怕的是看到自己肝指數長期都正常或者B肝表面抗原轉為陰性甚至產生B肝表面抗體,就因此鬆懈,疏於追蹤。臨床有些個案就是認為自己已經「痊癒」了而中斷追蹤,等到出現症狀才發現已經罹患中晚期肝癌,失去了早期治療的契機。

罹患肝癌時,肝功能可能完全正常,甲型胎兒蛋白亦可能完全正常,因此定期追蹤除了抽血,務必要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。

疑惑解除補給站

Q:若同住家人有B肝帶原,其他家人是否要擔心會被傳染?

A:B型肝炎早年以母子垂直傳染為主,血液與體液接觸也可能傳染,但不會因為同住共餐而傳染,因此同住家人有B肝帶原,會被傳染到B肝的機率相當低,但同住家人若沒有B肝表面抗體,仍建議施打B肝疫苗。

台灣年輕世代大多曾施打過B肝疫苗,已有B肝表面抗體,但長大後B肝表面抗體有可能消失,雖然不代表已經沒有保護力,擔心的話建議可補打B肝疫苗。

【本文轉載自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《好心肝雜誌》第102期(2023-04-07出版),原文連結

(責任編輯:葉姿岑)

肝病

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?

課程推薦

延伸閱讀

猜你喜歡

贊助廣告

商品推薦

猜你更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