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鍋共食會傳染B肝?B肝沒有症狀就不用治療?肝癌是國人第二大癌症死因,其中7成與B肝有關,推估每天約15人死於B肝所引發的肝癌,醫師表示,國人對B肝的認知不足,調查顯示,7成5病友不知道B肝病友在停藥後容易復發,為此錯失及早治療的契機。
台大醫院肝炎中心主治醫師蘇東弘表示,B肝病毒傳染途徑為血液或體液接觸,例如,母子垂直傳染,或其他血液、性行為的體液接觸等,至於被蚊子叮咬、同鍋共食、共同使用馬桶、擁抱親吻等,幾無傳染風險,民眾無須擔心。
一旦確診B肝,即使無症狀、肝功能指數和胎兒蛋白數值正常,病友仍需積極用藥,定期監測病毒量與肝臟纖維化程度,才能將病毒量壓至最低,降低病況惡化,減少肝癌風險。
「B肝病毒只要存在人體內,就會損及肝臟健康。」義大醫院肝病中心主治醫師許耀峻說,國際醫學共識或指引均建議,B肝病毒量大於2000 IU/mL且肝纖維化達中級(F2),即應積極治療,如同三高患者一樣,必須規律用藥。
但現行健保給付條件嚴格,B肝病友需連續接受兩次檢查,每次檢查間隔3個月,病毒量皆超過20000 IU/mL且嚴重肝纖維化(F3),才能獲得給付,影響病友治療意願。
41歲B肝病友「阿發」就是典型個案,B肝病毒量忽高忽低,有時飆升,數值破千,但因無法達到連續二次超標的健保規定,而無法獲得給付,又擔心肝癌、肝硬化,因此,經常提心吊膽,只要有人說他皮膚變黃,氣色不佳,就覺得自己沒救了。
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表示,近年台灣積極推動C肝照護政策成效豐碩,可望超前WHO目標,於2025年消除C肝,希望B肝病友也能獲得相同照護,可持續用藥。另提醒,民眾應定期健康檢查,抽血以及腹部超音波,如確診B肝,應積極治療。
對於醫界及病友的請求,健保署給予正面回應,署長李伯璋表示,去年爭取2.47億元預算,110年3月1日起擴大B肝抗病毒用藥給付範圍,主要受惠對象為「非肝臟之器官移植者」(預防性使用B肝藥)、「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者」(預防性使用或發作時使用B肝藥)及「肝纖維化程度F3以上者」(ALT大於正常值且病毒量大於2萬IU/mL)等,估計受惠人數為3880人。
李伯璋說,以往B肝用藥健保給付條件較為嚴格,需肝功能指數較嚴重異常(超過正常值2~5倍)且病毒量大於2萬IU/mL者。為了造福更多B肝病友,健保署邀請權威專家開會討論,經藥物共同擬訂會議同意於今年初放寬肝纖維化較嚴重(F3以上)病人,只要肝功能指數超過正常值且病毒量超過2萬IU/mL,即可獲得健保給付的B肝藥品。
李伯璋說,近兩三年來,C肝治療成效卓越,治癒眾多肝病患者,大幅減少因C肝所引發的肝癌、肝硬化,也節省日後龐大的醫療支出。未來將力求讓更多B肝患者能夠完整接受治療,視健保財務,在專家建議下,逐步擴大給付範圍,避免因為經濟困境,而中斷治療。
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