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聯合報╱記者張嘉芳/台北報導】
中藥可望成為治療C型肝炎的選擇之一,台北榮民總醫院利用中醫常用植物治療C型肝炎小鼠,並展開人體試驗,初步使病毒量減少。但醫師提醒,研究仍需更長時間、更多樣本,才能發展成臨床用藥。
國內C型肝炎患者約60萬人,標準治療方式為長效型干擾素合併抗病毒藥物,部分患者可能出現疲勞、惡心、腹瀉、頭痛、憂鬱、情緒不穩定、失眠等副作用。北榮研究團隊發現某種治療心臟病及心血管疾病的植物萃取物,可降低肝炎病毒量,在動物實驗讓小鼠連續服用單方植物萃取物12周後,小鼠體內病毒量減少八成,沒有明顯副作用。
北榮傳統醫學科主任陳方佩表示,研究人員向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申請人體試驗,他們將整株植物加入治療C肝常用的龍膽瀉肝湯及加味逍遙散,進一步製成複方藥丸,今年七月起進行為期一年半的臨床試驗,針對19位曾接受干擾素失敗或反應不佳C肝復發患者,讓他們一天吃3次,一次服用6至7顆藥丸,連續服用12周後,相較於服用安慰劑的對照組,發現用藥組肝炎病毒量減少八成。
陳方佩說,這項試驗計畫會持續到明年底,預計收案40人,未來研究人員會將對照組與實驗組對調,讓受試者皆可用藥,進一步比對C肝治療的效果。
不過,書田診所腸胃肝膽科主任王志堂提醒,中藥植物複方治療C肝,效果仍須長時間觀察,且受試者人數必須更多,才能確認療效。
他說,目前C肝患者使用長效型干擾素合併抗病毒藥物,干擾素作用是調節免疫系統機轉,抗病毒藥物為抑制肝炎病毒繁殖,兩者合併使用的治療效果不錯、約五至七成,建議肝炎患者仍須接受西醫標準治療。
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