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文章

more

大家都在看

more

疾病百科

more

我要投稿

內容提供合作、相關採訪活動,或是投稿邀約,歡迎來信:

udn/ 元氣網/ 醫療/ 消化系統

肚悶、頻尿…當心大腸憩室炎

大腸憩室指大腸表層凹陷造成囊狀結構,主要是腸壁肌肉層弱化,壓力增加,於是大腸壁突出,造成憩室。 圖/麥振銘醫師提供
大腸憩室指大腸表層凹陷造成囊狀結構,主要是腸壁肌肉層弱化,壓力增加,於是大腸壁突出,造成憩室。 圖/麥振銘醫師提供

【聯合報╱麥振銘/彰化秀傳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】

47歲的林先生近幾個月常常覺得腹部悶悶不舒服、小便解不乾淨及頻尿,以為是泌尿道感染,但到附近的診所就醫,吃了幾天藥之後,症狀並未改善,並開始腹痛及發燒,最後只好到醫院掛急診。

院方安排他接受電腦斷層檢查,才發現他的乙狀結腸靠近膀胱處,有嚴重的大腸憩室炎合併化膿,其頻尿原來是嚴重發炎刺激膀胱導致,於是留他住院接受靜脈營養支持及抗生素治療,病情才獲得改善。

所謂大腸憩室,是指大腸表層凹陷造成囊狀之結構,主要是腸壁肌肉層弱化,再加上年紀漸增,大腸壁變厚,相對地大腸容量減少,所以大腸內壓力增加,於是在大腸壁突出,造成憩室。

舉例來說,就像柏油路經過多次重力擠壓,開始出現坑坑洞洞,大腸憩室就類似柏油路面上的坑洞。而憩室炎發生的原因,可能是糞便卡在憩室內,進而對憩室內粘膜產生慢性發炎,久之造成穿孔,甚至出血等問題。

如果發炎或合併化膿,初期有可能出現小便解不乾淨、頻尿等問題,容易讓患者誤為泌尿道感染,跑錯科看錯醫師。

一般而言,大腸憩室症患者年齡都大於40歲,40歲以上約5%有大腸憩室,但85歲時,幾乎65%都有大腸憩室,發生原因以老化、缺乏高纖飲食、缺乏運動及經常便秘有關,男女比率差不多。

大部分大腸憩室症患者平時無症狀或僅是輕微症狀,如間歇性腹痛、腹脹、食欲不佳、排便習慣不規則;若發生急性腹痛、發燒、頻尿或解大量血便,可能局部發炎擴散,嚴重者產生廣泛腹膜炎及敗血症,有生命危險。

憩室炎治療,主要以靜脈注射抗生素及營養支持,讓腸道休息及提供體液及電解質。但急性的憩室炎合併腹膜炎時,就要懷疑是否有膿瘍產生或造成腸穿孔,這時必須考慮外科引流或手術切除。

大腸憩室一般並不會有症狀或僅有輕微症狀,建議民眾增加纖維質攝取、多喝水、有排便感時立即行動,一旦有出血或嚴重發炎症狀出現時,一定要盡早就醫,以免延誤病情。

頻尿 泌尿道 腹膜炎

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?

課程推薦

延伸閱讀

猜你喜歡

贊助廣告

商品推薦

猜你更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