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聯合報╱記者楊欣潔/台北報導】
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仍在加護病房與病魔搏鬥。醫師表示,慢性病控制不良,是國人洗腎主因,而洗腎患者比一般民眾免疫力低,較容易感染,換腎或許是改善病況的另一項選擇。
台灣堪稱洗腎王國,洗腎率全球名列前茅。健保署統計,去年累積有七萬三千多人洗腎。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腎臟內科主任陳錫賢說,國人洗腎前三大原因為糖尿病、高血壓及慢性腎炎,若能控制慢性病,對預防腎臟病有很大幫助。
三軍總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陳俊吉說,腎臟功能為過濾血液,血糖過高會傷害血管,侵犯到腎臟的微血管時,就會造成腎功能異常;若糖尿病未控制好超過十年,就可能出現尿毒症等併發症,可能要洗腎。
而高血壓會使血管硬化,也會影響腎臟;腎功能不好患者,通常血壓也會較高。
陳俊吉表示,腎功能不好的人,最好能避免高鉀、高磷的飲食,高蛋白、高鹽食物及水分也要限量。此外,除了飲食清淡,維持規律生活和體重,都有助改善病情。
腎功能不佳患者若合併有慢性病,應先控制好病情,不要隨意亂試偏方、中草藥,以免病情惡化。
若是已惡化到要洗腎,陳錫賢說,為了改善生活品質,換腎也是選擇之一。目前國內腎臟移植一到五年存活率達九成,十年存活率也不低,換腎技術一直在進步。
不過,台灣捐腎的數量供不應求,目前國內等待腎臟移植約六千六百人,但一年僅約兩百人換腎,有些患者是透過家人捐腎才得以如願。
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?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