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聯合報╱記者張嘉芳專題報導】
攝護腺肥大是老人家常見問題,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理事長莊燿吉表示,攝護腺肥大可能會引起血尿、腎水腫、泌尿道發炎、膀胱結石等併發症,成為許多男性揮之不去的噩夢。
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秘書長、新店耕莘醫院泌尿科主任廖俊厚說,藥物及手術是目前治療攝護腺肥大的兩種主要方法,醫師會根據患者的攝護腺體積,或症狀嚴重程度、藥物治療效果等,決定採取何種治療方式。
大體而言,正常攝護腺體積約20C.C.,廖俊厚說,若攝護腺體積小於30C.C.,手術意義不大。基本上,第一線以藥物治療為主,除非藥物反應效果不佳,或出現頭暈、血壓低等負作用,3天內曾有腹脹尿不出來或腹脹溢尿等急性尿滯留症狀,血尿、泌尿道感染、膀胱結石、腎功能下降者,此時建議手術治療。
過去攝護腺手術會直接切開患者肚子,把肥大組織取出,但現在幾乎很少人用。目前多為內視鏡手術,主要可分為傳統的電刀,健保有給付;另有雷射汽化或雷射刮除手術方式,但患者得自費,費用約15萬元。
廖俊厚說,針對攝護腺肥大治療,傳統內視鏡治療效果已足夠,不一定要接受雷射治療。兩者相較,傳統手術術後出血機率高、住院時間長及術後復原較慢,1%至2%的人可能發生術後出血及勃起功能障礙等嚴重併發症。他建議,如果患者年紀大,且平時服用抗凝血劑者;或年輕人擔心術後有勃起功能障礙,若經濟情況許可,可考慮雷射治療。
※延伸閱讀》
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