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聯合報╱記者張嘉芳/台北報導】
78歲老翁夜裡總是不斷醒來上廁所,一晚4、5次,嚴重干擾睡眠,他每晚解尿量近2000c.c.,幾乎等於能天天抱著馬桶睡覺,就醫發現是夜間多尿症,用藥治療後終於能一覺到天明。
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洪峻澤表示,正常人夜間尿量約是一天總尿量的三分之一,但老翁睡前不敢多喝水,也沒飲用咖啡、茶、酒精等,夜間尿量近2000c.c.,相當於一瓶大容量寶特瓶飲料,占總尿量三分之二,老翁自嘲是「一夜五次郎」,每天睡不好,搞到焦慮失眠。
洪峻澤說,老翁原以為是攝護腺肥大所致,動了手術,但手術只能讓小便流量變大,無法解決夜尿問題。老翁接受進一步檢查,排除心、肝、腎、肺等疾病,最後發現是體內「抗利尿激素(ADH)」分泌不足,導致夜間多尿症。
林口長庚泌尿科主治醫師陳煜表示,抗利尿激素在晚上分泌較多,但隨著年紀增長而減少分泌,通常女性一過50歲,就容易出現夜間多尿症狀,男性除了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,有人合併膀胱過動症及攝護腺肥大,加重夜尿症狀。另外,睡不好也會夜尿,因半夜醒來,就可能跑廁所。
陳煜說,夜尿症治療以排除症狀為主,去除感染、發炎、腫瘤及攝護腺肥大等問題,逐一找出真正病因,通常服用治療攝護腺肥大藥物,約五至六成能改善夜尿問題;若症狀未緩解,再使用抗膀胱過動症藥物,約二至三成可改善症狀;一旦症狀持續,抗利尿激素是最後一線用藥。
不過,陳煜提醒,服用抗利尿激素可能會造成低鈉症,恐出現暈眩、血壓突然下降等副作用,建議老人家在醫師指示下用藥,以免發生跌倒等意外。
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