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聯合晚報╱記者林進修╱台北報導】
國人飲食偏重口味,吃火鍋要沾沙茶醬,吃白斬雞要沾醬油膏,加上不愛喝水,不少人年紀輕輕就高血壓,腎臟病也隨之而來。腎臟科醫師警告,國內8成以上洗腎患者是外食族,就是長期吃得太鹹所致。
台北國泰醫院腎臟內科主任馮祥華觀察發現,這些腎臟病患幾乎都有一個共通點,就是「吃重鹹」,對蔬果及清淡食物毫無興趣,不管吃什麼都要沾點醬料才過癮。但一般醬料都放了很多鹽巴,為了長期貯存可能還添加防腐劑,長期吃不但血壓飆高,還會引發慢性腎臟病,最後走上洗腎的不歸路。
鈉攝取每日不逾3公克
三軍總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楊松昇表示,腎臟病和飲食習慣脫不了關係,一般正常人每天從食物攝取的鈉,以不超過3公克為宜,換算成食鹽大約是6公克。如果以大拇指及食指捏取,6公克的鹽大概捏2次就夠了,一不小心就可能吃過量。
坊間餐廳或速食店為了吸引顧客上門,通常會加重口味,飲食偏鹹偏油,吃久了不利健康。對三餐老是在外的外食族,建議另準備一杯熱開水,吃之前把食物涮一涮,去掉多餘的鹽份及油脂。如果非得沾醬料,馮祥華建議選黃豆或黑豆自然釀造的好醬油,或改以客家人常吃的桔醬或番茄醬取代一般的醬料。
三高一低 顧腎降血壓
楊松昇最近推出「三高一低」飲食原則,希望協助國人遠離腎臟病。「三高一低」指的是高鉀、高鈣、高纖和低鈉。根據國外研究,長期遵循這個飲食原則可以把血壓控制下來,效果甚至比服用降血壓藥還好。
不過,「三高一低」只適用一般健康人,如果腎臟功能已變差,甚至已罹患慢性腎臟病,就應把高鉀改為低鉀,調整為「二高二低」。至於習慣大魚大肉的人,建議試試「達舒飲食」(DASH),改吃蔬菜、水果及堅果為主。楊松昇說,國際心臟病學會20幾年前研究發現,「達舒飲食」確可維持正常血壓。
※延伸閱讀》
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?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