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聯合報╱記者謝瓊雲/竹山報導】
「少吃、多動,能走就多走,老是懶得動,哪天就真的一動也不動了。」名間鄉63歲林秀琴阿嬤,腎臟受損,12年來長期洗腎仍健康開朗,生活作息與常人無異,昨天現身竹山秀傳腎臟科感恩茶會分享心得,女兒、外孫女獻花致意,氣氛溫馨。
竹秀在全縣13個據點成立遠距醫療照護站,協助偏遠地區慢性病患者測量血糖、血壓、血脂三大數值,並呼籲民眾要確實監控「三高」,才能大大降低洗腎機率。
林秀琴說,年輕時聽到鄰里間有人需要「洗腎」,最後多落得一身病痛、傾家蕩產下場,12年前得知自己也面臨洗腎治療,雖已有健保給付,卻因怕痛遲遲不肯就醫。
二女兒陳淳純是醫院感染控制師,見母親為病痛所苦,鼓勵母親陪她上下班,到醫院進行血液透析,現在病情已穩定控制;她笑說母親很活潑好動,家事一手包,完全不像一般的洗腎病人。
林秀琴飲食從不挑食,無特別禁忌,但謹守適量、少量原則,有時間就多動,走路、跑步,連做家事的勞動也當成運動。她說糖尿病患體內水份難代謝,水不能多喝,容易感到口渴是唯一的困擾。
竹山秀傳醫院為提升偏遠地區服務品質,讓洗腎病患就近享有優質照護,11月起重新整合腎臟科洗腎室,添購軟、硬體設備與透析病床,全新打造洗腎中心,空間明亮寬敞,最多可供45位病患同時洗腎。
💪更多健康推薦
‧55歲銀行員繼承2300萬遺產「光速退休」短短五年全家陷錢不夠用危機
‧「早餐香蕉減肥法」沒效?減重教練揭2正確吃法: 瘦了10公斤
‧你可能一直用錯了!「萬用」小蘇打粉其實不能用在這些地方
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?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