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聯合報╱記者修瑞瑩/台南報導】
「妹妹,下輩子你一定會有健康的身體,幫助更多的人。」〺一歲的蔡昀潔四年多前在成大醫院排隊等換腎,但等待落空,本月初病逝;母親捐出她的大體做醫學研究,希望鼓勵更多器官捐贈,不要讓相同悲劇一再發生。
蔡昀潔生前多次在病榻上對媽媽王美影說,可惜全身器官「壞了了」,否則死後一定全部捐出,幫助更多人;但要求媽媽「即使全身都壞光,仍要捐出遺體,做醫學研究用」。
王美影說,女兒四年多前,在成大醫院排隊等器捐,移植科醫師李伯璋告訴她:「平均要等〺年,機會很小」,她期待奇蹟,陪女兒等。雖然奇蹟沒出現,但能為女兒完成遺體捐贈心願,也就沒遺憾了。
台灣移植醫學會指出,台灣目前洗腎人口約有五萬六千人,以每年約有兩百個腎臟捐出計算,近〺年才能等到移植,「很多患者等不了那麼久」。
蔡昀潔十一歲罹患幼年型糖尿病,從此大小病不斷,開過十多次刀,兩度置放心臟血管支架;雖然身體差,但她不願中斷學業,奮力考上護理師,想幫助更多與她一樣身體差的人。
「她是善良、貼心的孩子。」談到女兒,王美影眼淚停不了。丈夫在女兒一歲多時罹癌過世,婆家認為她帶來不幸,把她趕出門,母女倆相依為命。女兒長大後知道媽媽委屈,常說「我要幫爸爸照顧妳」、「她連死前那一天上救護車時,還安慰我『媽媽我很好,我沒事』」。
蔡昀潔八月一日在家中突感不適,送醫急救仍回天乏術,「當我握著孩子的手話別時,突然一股電流通過,讓我想起孩子生前的交代。」王美影想到女兒說過死後要捐遺體,她強打精神,將孩子送往花蓮慈濟醫院做大體老師。
「如果等到腎臟捐贈,妹妹也許有機會穿上白衣服,服務病人」,王美影說,女兒考上護理師後,因身體差一直無法擔任護理工作,這個「如果」將是她心裡永遠的痛。
‧55歲銀行員繼承2300萬遺產「光速退休」短短五年全家陷錢不夠用危機
‧「早餐香蕉減肥法」沒效?減重教練揭2正確吃法: 瘦了10公斤
‧你可能一直用錯了!「萬用」小蘇打粉其實不能用在這些地方
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?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