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聯合報/記者劉惠敏/台北報導】
要洗腎,電腦幫你算一算。洗腎病患如錯估體重,容易脫水量超過身體負荷,造成低血壓、甚至休克,署立台北醫院研發血液透析資訊系統e化行動治療車,整合病患體重、血壓及其他資料,不僅便利又能提供最精確的照護。
洗腎病患必須依據體重來設定脫水量,但難免因人為疏忽,脫水「脫過頭」,洗腎時突然低血壓、抽筋或休克昏迷。
署立台北醫院洗腎中心主任陳殷正說,利用e化行動治療車的系統,可以健保卡確認身分,病人坐上專用椅量測當下的體重,同時過去病歷等相關資料,皆會無線傳輸到e化行動治療車,醫護人員只要透過電腦的即時系統,立即得知如何處置、也能隨時掌握病人狀況。
有了e化系統,除了醫護人員處置可以更快速、簡便,病人要預約或取消洗腎時間,報到、離院也不須多層手續,最後還可產出「客製化」的檢驗報告單,每個人都看得懂,也能讓家屬掌握病患狀況。
從去年10月開始,台北醫院開始使用e化行動治療車,瞭解各方意見後修正,可達到最高效益,也將陸續在豐原、基隆等醫院推動。且治療車體積不大,適合在病床間行動。過去需填寫病例、輸入統計報表的護理人員,可以花更多時間照顧病人,而電子化不須紙本病歷,能節省紙張、儲存空間及運送病歷的時間,因此還獲邀參加今年在愛爾蘭舉行的國際品質年會展示。
衛生署醫院管理委員會執行長黃焜璋說,e化行動治療車也是推動電子病歷、e化整合資訊的最佳範例,透過創新設計降低醫療成本,減化繁複流程、提供準確度,醫護人員工作更有效率,也能提供更好的醫療照護。
【2009/08/13 聯合報】
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?
![](https://udn.com/upf/2022_health/sns/fb_800x100_advocacy.png)
![](https://udn.com/upf/2022_health/sns/fb_300x135_advocacy.pn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