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台灣新生報/記者鄭綿綿/台北報導】
尿失禁常見發生於中老年婦女,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醫師楊素卿表示,中醫認為,尿失禁以腎、脾、肺臟和膀胱虛寒為多見。其中以60歲以上婦女較多見,常在咳嗽、打噴嚏、站立過久、跑步運動、彎腰拿重物等狀況下發生尿失禁。
楊素卿醫師表示,睡覺時遺尿多見於小兒、孩童階段,隨著年齡增長,發育日趨建全就會自癒。而成年人尿失禁,以更年期女性、老年人、生病後身體虛、生產後身體損傷、還有虛勞患者是常見族群。尤其是60歲以上婦女較多見,差不多有四分之一多有尿失禁的經驗,常發生在咳嗽、打噴嚏、大笑高聲、精神緊張、站立過久、跑步運動、彎腰拿重物、來不及上洗手間等時間發生尿失禁。
醫師指出,尿失禁與脾、肺、腎三臟有關;由於肺為水的上源、根源,若肺氣虛,不能通調水道,會導致膀胱失約,機能受影響而遺尿;脾主肌肉轉輸水液,脾氣虛,則肌肉無力而下陷,水液不易受控制就會自遺;以及腎主水,下通膀胱,若腎虛下寒,不能溫化水液,也會導致漏尿現象。
楊素卿指出,門診中曾一名62歲的老婦人,經常尿憋不住,常在咳嗽或大笑時會尿失褲子,近兩個月經常上廁所時會來不及脫褲子,還導致她不敢外出旅行,且伴有夜尿現象,也影響睡眠狀況,生活備受影響。
中醫師楊素卿表示,這名62歲的婦人近兩個月來,發生尿憋不住的症狀,經常在咳嗽或大笑時會尿失褲子,上廁所時會來不及脫褲子,也導致她不敢外出長時間旅行。此外,也有夜尿現象,一個晚上至少3次,嚴重影響睡眠品質,同時也有四肢冰冷狀況。平常也易感疲倦,小腹有下墬感,怕冷,不敢正面吹電風扇,腰部膝蓋痠軟無力,排便軟。臨床發現患者面色蒼白,舌質淡有齒痕。脈沉細,四肢皮膚冰涼。
楊醫師表示,研判這名患者是屬於「脾腎陽虛,下焦虛冷」所導致。治療時,主要採用溫補脾腎,固澀下元方式調理。處方藥方以菟絲子、補骨脂、附子,溫補腎陽;山藥、芡實補脾;以及桑螵蛸、益智仁,幫助固澀縮尿作用。此外,患者配合食療調理,以豬小肚1個,放入黑胡椒5克,肉桂5克,加水適量燉煮,早晚2次吃完;一個月後症狀好轉,而四肢冰冷的現象也有所改善。
另外,醫師指出,針灸治療尿失禁效果也不錯,可取腎俞、志室、太溪、關元、中極、命門、足三里穴等,藉由經絡調節作用,恢復臟腑功能;可提升膀胱與腎臟對尿液的儲存和調控作用。
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