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洗腎人口超過7萬人,40多歲張姓女子多年前懷孕併發高血壓,不久後開始洗腎,時間長達8年,2年前因長期洗腎出現高血磷症,起初沒有特別病徵,一陣子後會皮膚發癢、骨頭酸痛,甚至造成心律不整、心肌病變、心臟無力、血管硬化等症狀,血液中含磷過高,會直接刺激副甲狀腺的分泌,導致「次發性副甲狀腺高能症」,必須割除副甲狀腺。
大甲李綜合醫院腎臟內科醫師陳采峯表示,洗腎病友的腎臟功能已是受損狀況,因此排磷功能降低,平時經由食物吃進體內的磷無法透過腎臟有效排出,藉由洗腎也只能排出部分的磷離子,造成血液中磷離子濃度上昇,形成高血磷症狀,高血磷症雖沒有明顯的表徵,但會使心血管鈣化,進而增加死亡率。
陳采峯說,洗腎病患血液中磷離子過高,容易導致副甲狀腺增生,而產生「副甲狀腺高能症」,最終使身體的骨骼過度活化而崩解,易有骨折危險,通常醫師會建議患者在洗腎同時,必須服用降磷劑及鈣片或鋁片。
陳采峯提醒,洗腎時間基本上要洗足4小時,洗腎後段的一至半小時間是重要關鍵,這個階段對中大分子的清除率較高,若中大分子清除不乾淨,長期累積容易導致「乙型微小球蛋白」堆積在關節處,而產生「腕隧道症候群」及脊椎與肩關節等病變。他也強調,腎臟病患的日常飲食一定要控制,無論任何時間都要做飲食控制,並且限量,不是不能吃,而是要少量及酌量。
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