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中市61歲的林姓市民最近被頻尿困擾,不僅影響睡眠品質,連開車都還曾尿在褲子上,害得他不敢出門旅遊。經醫師以排除性診斷,確認罹患了膀胱過動症,教他改變生活習慣並用藥,才重拾正常生活。
烏日林新醫院泌尿科醫師林德祺指出,是否罹患膀胱過動症,須以排除性診斷,先確定不是因發炎感染、罹癌和結石等因素造成,並以超音波進行膀胱餘尿檢查,才能確診。
他指出,正常人的膀胱儲尿量約4百至5百cc,約到3百至4百cc時會出現尿意,超過這個量才會開始覺得尿急。但對於膀胱過動症的患者,當尿量僅50至1百cc,就會產生尿意,再超過一些就會急著找廁所。
林德祺說,膀胱功能主要是由腦部在控制,若是有中風、巴金森症造成腦部退化,或脊椎受傷、攝護腺肥大、糖尿病等造成膀胱神經病變等,都較容易罹患膀胱過動症。
據統計,青壯年族群平均每8人就有1人是膀胱過動症患者,60至70歲的老年人平均每4位就有1位,最明顯的症狀是尿急、頻尿、夜尿和尿失禁。
他說,透過生活型態的調整,例如從練習每個小時定時排尿一次,訓練膀胱的忍尿能力,再慢慢拉長排尿的間隔時間,以及適度減少喝水量,避免刺激性及利尿食物,如冬瓜、白蘿蔔、薏仁等,可以改善;如果身材過胖,減重也會使效果更好。同時再進行藥物治療,大約一周會有效果,三周後可穩定控制。
若藥物治療失敗或是因腦部脊椎損傷導致的複雜性膀胱過動症,可利用膀胱肉毒桿菌注射,阻斷神經傳導,可以大幅度改善頻尿、尿急和尿失禁症狀,只是因為肉毒桿菌會被人體代謝,約6至9個月就須重新施打。
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