報系資料照
協助治療裴氏鸞的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,其副院長兼腎臟科醫師,也是台北醫學大學管發中心執行長的吳麥斯說,急性腎衰竭發生原因不明,可能是糖尿病、心臟病、藥物過敏等出現的反應,也可能是細菌感染,造成急性腎衰竭主要是腎臟功能低下,導致毒素無法排出,同步出現貧血症狀。
吳麥斯說,裴氏鸞跑步會愈跑愈累,就是因為體內的毒素無法透過汗水排出,累積在體內,身體不堪負荷所導致,除了會感到疲累,也常會出現腿軟、頭暈等反應。
吳麥斯說,裴氏鸞原可以透過洗腎獲得改善,她卻說身體一旦出狀況,恐怕無法在台灣工作,被迫回越南,越南的醫療資源不像台灣豐富,若是無法洗腎就只能等死,唯一的解方即是進行器官移植,由於她並非本國人,親屬捐贈是唯一的方法。
裴氏鸞的父親得知女兒生病訊息,馬上說要赴台灣捐腎給女兒,清洗電機用具的工作被迫擺在一旁來台救女,裴氏鸞原本決定一輩子洗腎,若是無法繼續待在台灣,生命就看時間何時要把她帶走,在父親的積極勸說以及情感上的不捨,裴氏鸞也同意父親的捐贈。
吳麥斯說,台灣是洗腎大國,事實上,各國需要洗腎的人口不亞於台灣,只是沒有像台灣一樣密集又尖端的醫療支撐,像是需要接受腎臟捐贈的案例,台灣自己也非常多,每年約300多件的腎臟移植案例中,有5成都是來自親屬捐贈。
不過,台灣器官捐贈的風氣仍舊不盛行,等待器官捐贈高達8900人,其中腎臟就占6800多人,台北醫學大學校長閻雲也呼籲各界能響應器官捐贈,幫助更多能幫助的人。
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?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