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聯合晚報╱記者陳麗婷╱台北報導】
水果營養多有益健康,但糖尿病、過敏等患者,吃水果應多樣化且適量。營養師表示,每天應該吃五份蔬果,水果占兩份、蔬菜三份,就算是季節盛產水果,也不能因價格便宜就狂吃,最好不同水果輪替吃,種類盡量多樣。
中醫師則建議,虛寒體質的民眾要盡量少吃西瓜、水梨等水分較多的涼性水果;燥熱體質的人,則要避免吃荔枝、龍眼。
台北馬偕醫院營養課臨床組組長趙強表示,水果富含纖維質,可促進排便、補充所需營養。水果每份大約是一般飯碗平碗的量,但是有糖尿病的患者,應避免挑選甜份太高的水果如芒果、龍眼等,或改吃八分量即可。至於易過敏的人,則要盡量避免過去曾引起的食物。
此外,腎臟病患者,因為鉀排不出來,含鉀較高的水果如奇異果、哈密瓜、甜瓜等,吃的時候都要限量,一天吃一份以內,或是改吃水梨、葡萄等。
中醫師陳潮宗表示,荔枝、龍眼、釋迦等都是糖份較高的水果,糖尿病等患者吃得時候要控制份量。且人的體質有虛寒、燥熱的差別,容易腹瀉、肚子痛、手腳冰冷的虛寒體質,吃水果時可挑選龍眼、荔枝、葡萄、櫻桃等,但要盡量少吃西瓜、水梨等。
而容易有口角炎、長痘痘的燥熱體質者則相反,可以多吃西瓜、香瓜等瓜類水果,或奇異果、火龍果等,但要盡量少吃荔枝、龍眼、釋迦等。
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?
![](https://udn.com/upf/2022_health/sns/fb_800x100_chronic.png)
![](https://udn.com/upf/2022_health/sns/fb_300x135_chronic.pn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