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聯合報╱整理/記者施靜茹】
會讓人「烏暗明」的眩暈,讀者形容發作時會事物顛倒(天旋地轉)、呼吸急促等,都是典型症狀,但產生的原因有很多種。
如果是周邊性眩暈,較常見的是內耳淋巴積水,即「梅尼爾氏症」,或耳性眩暈、前庭神經炎;其中梅尼爾氏症患者,常伴隨有耳鳴。
若是中樞性眩暈,常見為脊椎基底動脈疾病,大多發生在老年人,且常合併有偏頭痛。
讀者從小學3年級開始,斷斷續續發作,很長的日子沒有發作;隨著現在有高血壓和青光眼,55歲又偶爾犯起。
由於血壓過高、服降血壓藥,都可能引發頭部眩暈;或因腦部血液循環不良或缺血,也會眩暈,嚴重時還可能是中風前兆。而白內障手術後,或配戴眼鏡度數不合宜,都可能讓人頭暈。
建議讀者可到神經內科、耳鼻喉科、家醫科、老年醫學科或一般內科求診。醫師會依病況需要,做耳鏡、神經學、步態、視力、頭部影像、心電圖,或頸部及基底動脈超音波等檢查來找原因。
平常飲食,最好少吃味精、起司或巧克力等食物,避免吃太鹹;讓心情穩定、作息正常。眩暈來時,找地方坐下或躺下,雙腳稍抬高來緩解不適。
諮詢/台北榮總神經血管內科主任陳昌明、台北振興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薛智仁
※延伸閱讀》
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