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聯合晚報╱黃玉芳】
陳先生工作忙碌,總覺得能吃就是福,不僅休假日照著電視報紙介紹的美食四處品嚐、犒賞自己,尤其抵擋不了甜點的誘惑。腰圍越來越粗,短短幾年胖了五公斤,還是不忌口。
最近幾年體檢,偶爾發現有血糖偏高的情形,但因為身體沒什麼特殊症狀,他以為沒什麼大不了。不過最近開始容易頭暈、疲倦、多尿,也很容易口渴、肚子餓,他懷著不安的心情到醫院檢查,沒想到醫生診斷結果竟是糖尿病。
醫師還告知他因為血糖過高,最好能每天注射胰島素控制血糖,否則日後可能會提高視網膜病變、心血管疾病等其他併發症的風險。
但陳先生很緊張,聽旁人說,要注射胰島素代表糖尿病很嚴重,已經走到末期,不僅接下來一輩子都要打針,而且會像「吸毒成癮」一樣,身體會越來越依賴胰島素,造成胰臟「罷工」,再也不自行分泌胰島素,最終還可能導致洗腎。
陳先生很怕痛,過去看病時盡量不打針,這讓他對以後要自己打針注射胰島素心存抗拒。他很想知道,自己難道真的不能只吃降血糖藥、飲食控制就好了嗎?
小叮嚀
(1)注射胰島素不會造成洗腎、不會成癮、也不會造成糖尿病更嚴重。
(2)胰島素可注射於大腿、肚皮、手臂等部位,每天找一固定時段注射。
(3)糖尿病患者應養成量血糖習慣,血糖不穩初期,每天飯前、飯後、睡前共量七次,等血糖穩定可改為一周一到兩次。
(4)糖尿病是生活型態病,避免血糖起伏,每天用餐應定時定量,不要暴飲暴食。
(5)養成運動習慣並控制體重。
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?
![](https://udn.com/upf/2022_health/sns/fb_800x100_advocacy.png)
![](https://udn.com/upf/2022_health/sns/fb_300x135_advocacy.pn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