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聯合報╱記者施靜茹/台北報導】
50歲男性糖尿病患,身高170分,3年前發病,以口服藥控制,但不忌口,糖化血色素數值一直在8到9之間,體重甚至從80公斤增至85公斤,陷入惡性循環。
糖尿病患的糖化血色素值,希望控制在7以下。彰化基督教醫院糖尿病健康e院院長杜思德表示,第二型糖尿病患近四者有體重過重困擾,一些病患更因服藥,導致體重增加,治療成效不如預期。
健康人用餐後,腸胃道分泌GLP-1,促使胰島素分泌,維持血糖恆定濃度,但GLP-1在1、2分鐘內就會被代謝。
1980年代,美國約翰英格(John Eng)博士研究團隊觀察發現,北美大蜥蜴一年只需要進食2、3次,且每次需吃身體一半重的食物,但體內血糖值,卻不會因為進食出現明顯變化。
研究團隊進一步研究北美大蜥蜴體內的酵素,發現其唾液與人體GLP-1 基因組合相似度近50%,可刺激β細胞作用,產生胰島素,同時可減緩DPP-4代謝,延長作用時間,因此而研製出GLP-1受體促效劑。
彰化基督教醫院糖尿病健康e院副院長謝明家說,5月1日起,健保給付GLP-1受體促效劑,做為第二型糖尿病輔助治療。
💪更多健康推薦
‧55歲銀行員繼承2300萬遺產「光速退休」短短五年全家陷錢不夠用危機
‧「早餐香蕉減肥法」沒效?減重教練揭2正確吃法: 瘦了10公斤
‧你可能一直用錯了!「萬用」小蘇打粉其實不能用在這些地方
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?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