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聯合報╱記者莊琇閔/台北報導】
近年來由於飲食西化、運動不足等生活型態,肥胖人口越來越多,醫師也發現,隨著「小胖子」增加,第二型糖尿病的患者也有年輕化的趨勢,提醒家長除了正視兒童體重控制,對體重過重的孩子也要及早進行血糖篩檢,以防引發併發症。
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新陳代謝科醫師廖國盟表示,只有3%的糖尿病患者屬第一型,這種先天的自體免疫疾病患者,身形並不會特別肥胖;但其他高達97%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,則與肥胖有密切關係。
廖國盟依國內調查數據指出,6至18歲的兒童及青少年族群中最胖的5%,幾乎都有第二型糖尿病。BMI值介於24至27的過重兒童得到糖尿病的機率是一般兒童10倍,BMI值高於27的肥胖兒童則高出近19倍,可見「肥胖」是影響兒童及青少年糖尿病極為重要的因素。
廖國盟憂心表示,如果10幾歲就罹患糖尿病,且未能控制病情,過了20年就會陸續出現視網膜病變、心肌梗塞、腎病變、膀胱機能障礙、肌肉萎縮等,正值青壯年的患者可能因而失明或必須洗腎。
廖國盟說,糖尿病的高危險因子包括肥胖、缺乏運動、遺傳、不健康的飲食、年齡等,其中肥胖更是兒童及青少年患病的主要因素,若家長發現孩子出現皮膚搔癢、視力減退、手腳麻痺、痙攣等症狀,可能已經罹患糖尿病,應盡速就醫治療。孩子若BMI值超過24,家長就應主動帶孩子檢查血糖值。
台北市衛生局與國際扶輪社也將於11月13日上午10時30分至12時,在市立動物園入口處辦理「2010世界糖尿病日園遊會」,提供多項免費篩檢、義診、有獎徵答及市民健康卡集點活動,歡迎民眾參加。
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?
![](https://udn.com/upf/2022_health/sns/fb_800x100_chronic.png)
![](https://udn.com/upf/2022_health/sns/fb_300x135_chronic.pn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