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聯合報╱記者王昭月、楊孟立/大樹報導】
靠注射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者,天天挨針的痛楚,隨著新型「微流道」技術的發明已有機會終結。義守大學師生研發成功的微奈米級粒子微流製備技術,把胰島素包覆在高分子材料中製成口服錠,在國內外多項國際發明展,屢屢奪「金」,已在台灣及中國等地申請專利。
義大生物科技所師生投入4、5年研發的「均一粒徑微奈米級粒子微流製備技術」,已成功把控制血糖的胰島素藥劑,利用高分子材料包覆起來,成為口服錠。
參與研發的生物科技系主任楊智惠、研究助理廖偉全,研究生林慶茂等人,為開發這項技術,不知翻閱多少文獻報告,師生們腦力激盪,設想如何解決糖尿病患挨針的困擾,心血終於沒白費。
廖偉全、林慶茂說,文獻統計,糖尿病在80年代,10個約有1個罹患,多半注射胰島素控制,一天至少打2針,小孩子怕痛、拒打針,病情根本無法好轉,而老人家注射後,傷口不易癒合,造成皮膚潰爛,如今都可望解決。
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