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僅12歲的小六女童,為了要控制血糖,每次都要趁同學不注意,獨自到廁所注射胰島素,某一次施打胰島素的筆針還不慎掉進馬桶,她沒辦法獨自處理,在廁所哭著拿著偷偷帶的手機與媽媽求助,有時候還被同學誤以為在施打毒品。
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分泌暨遺傳科副教授主治醫師羅福松說,該名患者屬於第一型糖尿病的患者,第一型糖尿病多發生在30歲以下族群,平均好發年齡在8歲到13歲之間,但也有少數是40歲以上才發病。
根據健保資料統計,2012年全台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約8400人,目前估計已達到1萬多人,每10萬名國小三到四年級的學童,就有4人確診罹患第一型糖尿病。
林口長庚醫院新陳代謝暨內分泌專科主治醫師林嘉鴻說,第一型糖尿病的糖友多關注「高血糖」的情形,皆忽略低血糖所帶來的危害,特別是第一型糖尿病的糖友多是青少年,一般三餐家長可以叮嚀血糖控制的狀況,但到了深夜往往卻是父母親噩夢的開始。
羅福松醫師說,為了幫助糖友避免因為施打胰島素,害怕疼痛,設計出「人工胰臟」,幫助患者能改善施打胰島素的方式,他曾收治一名第一型糖尿病的患者,認為被針扎很不舒服,不願按照醫囑,定時施打胰島素,放任血糖狂飆,年僅20多歲就出現視網膜病變、蛋白尿。
💪更多健康推薦
‧50歲主婦「捨棄電鍋和熱水壺」一器具包辦煮飯燒水:清潔超輕鬆
‧為什麼廁所總有味道?臭味不散5來源 這樣清潔有效排除異味
‧醫實測「三餐吃魚」血脂出現驚人變化!嫌麻煩可買一物便宜又方便
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?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