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療大躍進!生物製劑搞定難治型異位性皮膚炎
20歲男大生從小深受異位性皮膚炎困擾,全身布滿紅疹,且因常搔癢抓破皮,得穿長袖衣褲才敢外出。由於傳統藥物對他的病灶改善不理想,醫師讓他改用生物製劑,針對特定誘發發炎的免疫分子進行調節,3個月後效果顯著、病灶幾乎消除,讓他出門不再害怕外人的異樣眼光。
收治個案的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魏正宗表示,異位性皮膚炎是免疫功能失調的過敏性疾病,身體肘窩、膝窩、脖子、前胸、手腕等部位易反覆長濕疹和斑塊,不少患者因忍不住搔癢感,把皮膚抓破而影響外觀。
值得注意的是,異位性皮膚炎從嬰兒時期就可能發生,「這是因為有遺傳傾向。」魏正宗說,父母一方有異位性皮膚炎,就有40%機會遺傳給孩子;若父母皆有,遺傳率更高達80%。另環境汙染及過多精緻食物也都容易誘發過敏。
此外,部分患者幼兒時期可能只是皮膚炎,但隨年紀增加,可能演變為過敏性鼻炎、氣喘、蕁麻疹、腸胃過敏、過敏性結膜炎等,合併之過敏症狀更複雜。
「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原則,就是先揪出過敏原、避免過敏原。」魏正宗說,雖然僅有50%患者能驗出確切過敏原,但被發現的過敏原能避免就應先避免。再來是做好皮膚保濕,例如使用保濕乳液或室內加濕器,以免皮膚出現乾癢。
魏正宗強調,上述「功夫」做足,再談正規治療才能有效。傳統治療方面,急性期是用類固醇藥膏,慢性期則是用抗組織胺或免疫調節劑。但外用類固醇藥膏會有皮膚變薄的副作用,免疫調節藥物則有導致肝、腎功能異常的副作用。
隨新藥發展,新型生物製劑的出現是一大躍進,能精準阻斷造成發炎的白介素4(IL4)、白介素13(IL13)和免疫球蛋白E(IgE),進一步抑制發炎,成為患者接受傳統治療但效果仍不理想時,另一項有效安全的治療選擇。
魏正宗說,目前已上市的一款生物製劑為二周注射一針,未來研發趨勢將改為口服劑型。而臨床證實,約七成患者使用生物製劑後,病灶改善進步達50%(EASI-50),約四成患者則能進步90%(EASI-90)。
「個案男大生即是進步90%的病人。」魏正宗說,個案過去接受過傳統藥物治療,還花大錢接受不同另類療法,但都沒見效,而現在病灶幾乎消失,連帶過敏性鼻炎也有相當的控制,效果顯著。
但生物製劑尚未納入健保給付,一針高達2萬7千元。魏正宗建議,皮膚病灶面積超過10%且傳統藥物效果不佳的嚴重型患者,可善用實支實付型的商業醫療保險,或把握機會申請國內醫院的相關藥物之臨床試驗,均有助減輕負擔。
延伸閱讀
同類文章
腸胃有腫瘤,皮膚竟看得出來?長庚醫師:皮膚變這4種顏色,可能生病了
洗手乳加水省錢恐刺激皮膚?醫師這樣說
別穿發熱衣褲運動!皮膚科醫師:男性可能得不償失
偏方不可信 頑固乾癬治療有新解方
冬天皮膚乾擦乳液就好?8誤區只會讓症狀更嚴重
天冷!用熱敷墊燙傷 3原則避險
乾癬老治不好 新療法改善病灶
偏方治乾癬 感染險喪命
鼻貼拔「粉刺」清除髒汙?醫:只有油脂可以溶解油脂
冬季換衣卻發癢過敏 醫師建議這個動作不可少
網球男胯下起紅疹 害羞不就醫拖一年 脊椎被腺癌啃光
天冷皮膚就發癢?皮膚科醫師:尤其這3種疾病最常見
頭皮過油、頭皮屑多導致髮禿?4因素導致異常掉髮
富貴手碰到水就痛!養成3個習慣不怕洗到破皮流血
不當使用蜂膠、苜蓿芽 異位性皮膚炎恐大爆發
世界乾癬日/乾癬不會傳染 2萬人需積極治療
學會:乾癬非傳染病民眾別怕 患者勿中斷療程
「黑肉底」曬不到太陽易缺維生素D?皮膚科醫師解惑
嘴破久不癒別以為只是火氣大! 這種免疫皮膚疾病 嚴重恐致命
手腳指頭有變形小痣 當心黑色素瘤上身
數百隻頭蝨在頭皮亂竄影片 網友:崩潰快瘋了
47歲女眼皮長紅紫斑還擴到脖胸 罹皮肌炎常誤為濕疹
網傳抹牙膏可消痘痘 醫:恐增發炎過敏風險
怎麼判斷異位性皮膚炎?皮膚科醫師教你檢視4診斷點
皮膚不明紅斑小心基底細胞癌 年紀越大發生率越高
怎麼疹子愈長愈多?看似嚴重卻會自癒的「玫瑰糠疹」
這些食物超傷皮膚少吃!醫:尤其甜食,易使真皮層退化
空污不只影響呼吸道 皮膚也是深受其害
她患皮蛇痛到不行 介入性治療控制疼痛
毛孔粗大趕快去角質?醫師破解去角質3大迷思
猜你喜歡
平日睡不飽靠周末補回來?3疾病都是這樣被睡出來的
冬天皮膚乾擦乳液就好?8誤區只會讓症狀更嚴重
深蹲到底有什麼好處?怎麼蹲才不會傷膝蓋?
心臟罷工有前兆 這些症狀一周3次以上要當心
藥吃太多會洗腎? 醫解答真正敗腎主因
秋冬好發心梗!注意心臟4核心症狀,減少運動性猝死
為何過敏容易在清晨發作?耳鼻喉科醫師教你改善方式
頭痛6年找不出原因 射頻神經燒灼術15分鐘就搞定
腸胃有腫瘤,皮膚竟看得出來?長庚醫師:皮膚變這4種顏色,可能生病了
20歲患者住院遭「超級細菌」感染!出現肺炎還併發敗血症...靠這個救活
天冷心血管承受得住嗎?醫師教遠離高血脂症和心臟病
胃食道逆流只能坐著睡? 「喬一下枕頭」睡得更舒適
下雨鞋濕腳臭好崩潰!網傳7個除臭秘方哪種有效?
走路好處又多一項!男性每天快走半小時 有助降低罹糖尿病風險
每年奪走上萬條人命! 你一定要知道的6項腦中風檢查
別穿發熱衣褲運動!皮膚科醫師:男性可能得不償失
過度補眠變周一症候群 錯誤睡眠迷思影響生理時鐘
少婦天冷即手腳冰冷 原來罹患了「冷凝球蛋白血症」
6種人感冒病程快! 你需要做「這件事」增強保護力
看指甲知腎不好? 醫:5字訣更有用
藝人郭彥甫傳流感攻心 醫曝關鍵治療時機
20歲水果攤商站著削甘蔗 誤砍命根子慘「自宮」
不只女性受影響 婦產科女醫請老公去打HPV疫苗
「從沒想過有一天自己也生病了」吳念真:憂鬱症患者最怕聽到這句話
不是睡不著才叫失眠 出現4種症狀應就醫
誤把胸悶痛當胃病 新婚少婦度完蜜月返國突休克
胃病的產生除了飲食 醫:「不運動」也是原因
「洗腎王國」在台灣 5字口訣「泡水高貧倦」可防腎病
別把胸悶當感冒 心肌梗塞好發期症狀要注意
氣喘兒?7歲童上腹痛 就診才發現胸腔長9公分腫瘤
纖維不是隨便吃就有效!營養師教你認識纖維3種功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