寶寶濕疹老復發 小心流汗就過敏
禾馨民權婦幼診所小兒科醫師巫漢盟指出,新生兒角質層比成人薄30%,空氣中若有過敏原或細菌,就容易滲入到體內而誘發濕疹,好發部位包括屁股、脖子、手臂,都可能出現粗糙小紅點,嚴重感染甚至會脫皮、掉屑、流膿。
巫漢盟過去曾收治一名案例,寶寶從4個月起就罹患濕疹,本該是長輩爭相寵愛的小寶貝,卻因為沒有控制好反覆發炎,連臉都發紅潰爛,到爺爺奶奶家時,大家也擔心加重寶寶皮膚的感染,不敢抱小孩。
巫漢盟表示,根據統計,0至4歲寶寶一年因皮膚問題就診高達58萬人次,平均每3人有1人罹患濕疹,每名患者每年因濕疹問題求診2次。
巫漢盟臨床觀察發現,又濕又悶的夏天,因皮膚問題求診孩童變多,由於寶寶長時間發炎易觸發身體免疫機能,建議2歲前需好好護理濕疹狀況,否則往後寶寶連流汗都可能讓肌膚過敏。
開業皮膚科醫師陳振豐指出,嬰幼兒夏天容易出現的肌膚問題包括濕疹及痱子,在外觀上兩者不同,痱子是因為汗腺毛孔阻塞而長出一粒粒的紅色丘疹,而濕疹則呈現片狀及塊狀,表面會脫屑,兩者通常都是因為悶熱而造成。
不過有些天生具異位性皮膚炎體質的孩子,因為皮膚太乾燥而長濕疹,此類患者就需注意皮膚保濕,以免濕疹反覆發作。
編輯推薦
延伸閱讀
同類文章
為什麼有「老人味」?皮膚科醫師揭3大臭味來源
洗完頭真的得用潤絲精?潤絲精可與洗髮精一起用?專家解惑
換季就全身癢爆!皮膚科醫認證蕁麻疹7大止癢攻略
清明連假身上多好幾包 使用類固醇小心皮膚變薄
洗髮精加水稀釋用更久?皮膚科醫揭「可怕下場」
吃太多生雞蛋 恐易掉髮
被恙蟲叮咬會有發燒、畏寒等症狀…山區掃墓,2招避免蟲蟲危機
年輕化!25至65歲有360萬人禿頭 正確救髮醫師告訴你
常常莫名過敏、皮膚癢?2招找出原因別單靠類固醇
換季肌膚常乾癢怎麼辦?注意5個保養撇步 從洗臉開始
從「痣」看健康!專家提點揪出「索命痣」的痣相3迷思
運動咖以為得帶狀皰疹急奔醫 原來是過敏引發濕疹
皮秒雷射改善皮膚 老董也凍齡
異位性皮膚炎搔抓難眠 醫師:保濕避免誘因
皮膚癢睡不好 3招改善
洗完頭大量掉髮、頭皮屑爆多? 醫師曝洗髮精「2重要成分」別用錯
雞蛋、蛋清真能治療燒燙傷?常見救急撇步一次詳解!
穿發熱衣禦寒?皮膚科醫師提醒,這4種人恐誘發肌膚大問題
沒曬太陽卻變黑? 小心!你不知道的「感光食物」讓黑色素沉澱
過年想開運微整形嗎 最多人拿孫藝珍、玄彬當範本
生髮液是真有效還是擦心安?醫師詳解常見生髮液的9個問題
洗髮精跟潤絲精可混一起使用?當心護髮不成反傷髮
養髮液、生髮液大不同! 醫師教你如何分辨頭頂上的需求
過年大掃除,清潔劑超傷手? 皮膚科醫師教護手小撇步
清潔過頭,雙手乾癢怎麼辦?皮膚科醫師分享小撇步
年輕女子異位性皮膚炎不成眠 對症治療兩周後不再癢
不只皮膚癢!醫:別把異位性皮膚炎當單純皮膚病
防疫勤洗手!但洗到雙手乾癢、龜裂引發皮膚炎怎麼辦?日常3舉止超NG
避開了嗎?一天之中害你加速皮膚老化、產生皺紋的關鍵時刻
曬多久太陽才足夠補充維生素D?美國皮膚科學會的建議讓人意外
猜你喜歡
為什麼有「老人味」?皮膚科醫師揭3大臭味來源
你的肺有多老?專家教你用一招簡單診斷肺年齡
飲料喝半糖也會糖尿病?營養師分析「含糖地雷」食物,韓式炸雞也上榜
洗完頭真的得用潤絲精?潤絲精可與洗髮精一起用?專家解惑
你有雙下巴嗎? 小心是血管疾病警訊
睡不好很傷身!規律運動、調整睡前吃點心習慣…專家提點「好眠10招」
熟女失禁悲嘆都停經了還買衛生棉 用這招後開心趴趴走
女友下體狂流「寶可夢」般墨綠色液體 男聞味道瞬間崩潰
月經量變少,是不是提早進入更年期?醫師教先判斷這些事
常腹瀉、傷口慢好…免疫力低下病毒易入侵!醫師教從生活型態5方面調整
控血糖先吃菜再吃肉?專家揭正確進食順序:大部分人都做錯
血壓高應該會頭痛?醫曝高血壓為什麼是寧靜殺手
你有多硬?勃起硬度也分等級!醫:硬度不足恐增心肌梗塞風險!
總是膝蓋痛怎麼辦? 骨科醫師教日常6招保養
9種人最易養出膽結石 醫提醒:右上腹部不舒服當心
媽祖遶境徒步遠行 醫師提醒注意2件事避免致命風險
「天邊孝子」批評給壓力,照顧者情緒爆發!轉念5方法
國人40歲以上成人夜尿盛行率近4成 醫曝常見4大原因
痛風不能吃豆類製品?醫:限錯飲食對控制尿酸沒用!真正不能吃的是這些
喉嚨異物感可能與6大類問題有關 醫:這個部位的最要警覺
全台350萬人的困擾!退化性關節炎影響行動 醫建議手術
換季就全身癢爆!皮膚科醫認證蕁麻疹7大止癢攻略
動太多或太少皆可能引起 醫教2招預防退化性關節炎
7種大便型態代表什麼?醫:4種情況要當心,盡早就醫
吃飽就打嗝、放屁…3動作緩解脹氣 少吃這些高產氣食物
如何增加持久度?多打手槍有用嗎?醫教3招鍛鍊助延長
洗髮精加水稀釋用更久?皮膚科醫揭「可怕下場」
你是落枕高風險群嗎?醫提醒:伴隨其他症狀當心
腳麻腰痛誤為坐骨神經 開刀取15公分國內最大骨盆腫瘤
常嗆到是肌少症警訊!復健科醫一招讓口咽喉部肌肉更有力
如何讓大腦得到高效休息 腦神經科醫師給出這個建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