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聯合報╱黃子玶/長庚醫院中醫部內兒科主治醫師】
時序入冬,又是異位性皮膚炎好發季節。異位性皮膚炎常發生有過敏體質的兒童,常見症狀是不斷搔抓臉、頸、肘窩、膝窩等部位,造成皮膚紅疹、變厚、變粗糙的現象。寒冷的冬天,還常合併過敏性鼻炎、打噴嚏流鼻水、氣喘、咳嗽、過敏性結膜炎、眼睛發癢等症狀。
中醫認為,皮膚病與脾胃臟腑失調關係密切,急性期常以身體濕熱來表現,因此,除了皮膚症狀,也常出現口乾舌燥,夜眠不安,便祕或腹瀉等症狀。
中醫治療在急性期常用清熱解毒、祛風止癢藥物,對於滲出液多的皮疹,還會以清熱除濕的藥物,或用健脾除濕、養血潤燥藥物來改善。此外,配合使用浸泡、濕敷或外擦中藥,以減緩患童皮膚搔癢程度,改善「癢了又抓,愈抓愈癢」的惡性循環。
日常飲食,應注意可能造成過敏的食物,並避免中醫認為易讓皮疹發作的「發物」,如芒果、筍子、帶殼海鮮等。日常生活中的灰塵、塵蟎、黴菌、寵物皮屑也是引起皮膚症狀加重的常見原因。建議居家可改用百葉窗,取代厚重的窗簾,減少絨毛玩具、地毯的接觸,常以吸塵器、濕抹布勤打掃擦拭,維持居家環境整潔。
氣候變化對於異位性皮膚炎患童也是一大影響,氣候悶熱潮濕時,汗水容易刺激皮膚,流汗時需使用平滑毛巾將汗水擦乾;冬季氣候乾燥,會使皮疹更加發癢、龜裂,須注意濕度控制,多擦潤膚劑保濕。
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皮膚較為敏感,不須過度清潔,且水溫不可太高,依皮疹嚴重度勤擦乳液、乳霜或油性品等潤膚劑使皮膚保持水分,可減少皮膚搔癢,改善皮疹的發生。
異位性皮膚炎雖然難纏,但只要患童、家屬和醫師能充分配合,給予適當藥物與注意日常生活,尋求正確醫療、妥善照顧,讓患童症狀獲得控制,擁有快樂童年。
※延伸閱讀》
‧幫寶寶做好每日保濕 謹記「三不一油」
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