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聯合晚報╱李樹人】
為了賺學費,就讀大三的小萱在暑假期間至餐廳打工,每天騎著機車上下班。愛漂亮的她,常穿著短裙、打扮清涼,等到了餐廳,再換上店內制服。
一天,眼看上班就快要遲到,但又擔心機車亂停被開單罰錢,小萱焦急地挪動其他機車,想辦法要將自己的機車擠進停車格內,沒想到在搬抬機車時,右腳小腿一陣劇痛,小腿皮膚被炙紅燒熱的機車排氣管燙傷,一小塊皮膚還黏在排氣管上。
小萱當場痛到差點哭出來,但為了領2000元全勤獎,她還是忍著痛,一拐一拐地至餐廳上班。到了餐廳她趁著工作空檔,拿出冰箱裡的一小袋冰塊直接覆蓋在傷口上,幾分鐘後就覺得不太痛。但冰塊一拿開,又覺得紅腫熱痛,相當難受。
就這樣撐到晚上9時下班,回家還是覺得不舒服,原本想到醫院掛號,但過了夜診掛號時間,小萱捨不得多花錢掛急診,於是在住家附近西藥房,購買成藥塗抹傷口。
原以為睡覺後應該會好一點。但隔天清晨,小萱全身發燒,室友覺得不對勁,趕緊陪她到醫院就醫。醫師檢查發現,小萱腿上的傷口已經感染發炎,必須打針、服用抗生素。
為此,小萱向餐廳老闆請假好幾天,不但拿不到全勤獎金,最嘔的是,一向自豪的美腿多了一塊疤痕,可能得好一陣子才能消得掉。究竟被機車排氣管燙傷時,該怎麼處理才正確?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