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文章

more

大家都在看

more

疾病百科

more

我要投稿

內容提供合作、相關採訪活動,或是投稿邀約,歡迎來信:

udn/ 元氣網/ 醫療/ 眼部

長輩婉拒外出不是體力差 醫師曝可能跟這細節有關

聽健康

00:00/00:00

過年期間民眾安排出遊走春,但年邁長輩有時不太願意外出,擔心跌倒後果不堪設想。醫師指出,有些長輩不愛出門,並不一定是體力差,可能是視力退化,路看不清楚當然怕跌倒,在經過手術治療,恢復視力的長輩們不再需要拐杖,樂得天天往外跑。

白內障屬於老化疾病,根據109年健保署數據統計,全台診斷出白內障疾病有57..4萬人,年齡層來看,以61至70歲最多,共有23萬6876人,其次是71至80歲,共有17萬3167人。

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一般眼科科主任呂大文指出,若長輩罹患白內障,且水晶體「熟透」,看東西多半模模糊糊,就算透過視力矯正仍只有0.1,這也讓長輩更保守,減少外出不敢與人互動,或習慣用拐杖「測樓梯深度」,就怕摔傷骨折,或是再也離不開床。

他舉例,先前一名八旬長輩,近年越來越不愛出門,家屬原以為是腳不好,特別買了拐杖給他,後來到眼科檢查,呂大文發現長輩的視力,從數年前的0.3,至今剩下0.1,且白內障情況嚴重,經過手術治療後,長輩不僅丟了拐杖,樂得天天往公園跑。

呂大文提醒,有些長輩不一定願意如實將病況告知孩子,但視力、聽力變差,幾個感知能力下降,也可能讓長輩「退縮」,即便不是失智,也可能因為感官差「不想反應」,建議民眾在農曆年期間,不妨觀察年邁父母是否有聽覺、視覺問題,改善後大多可恢復活動力。

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表示,國外研究發現白內障與失智症有關,《英國麻醉學雜誌》2016年發表研究結果,失智症患者接受白內障手術後,不僅改善視覺也改善認知功能,並觀察居住療養院的長輩,接受白內障手術4個月後,顯著提高視力,且認知能力、日常活動受損程度較低。

國外研究也顯示,青光眼、白內障等合併症,可能增加罹患失智症、阿茲海默症的風險。陳瑩山指出,失智症與大腦運作、接收訊息有關,白內障不僅看不清楚,美味佳餚全變黑白,讓胃口全無,都可能是造成失智症、憂鬱症的危險因子。

陳瑩山曾收治一名個案,居住於苗栗的一位老先生,本來喜歡在三合院戶外,與鄰居好友聊天互動,但近年常退縮房間,連飯都不太想吃,經過診察發現,原來老先生視力退化,朋友分享彩色圖片全變黑白照,報紙的字也看不見,連帶出現失智症症狀。

「以前1年不到1個失智病患,現在1周1個!」陳瑩山表示,白內障是高度精密手術,只要局部麻醉、約10至20分鐘可完成,但失智症患者不一定能全程配合,不少醫院建議採全身麻醉,但風險較高,家屬不見得願意讓長輩動手術。他近年採用舒眠麻醉方式,協助失智長輩完成白內障手術,可降低風險,且術後長輩恢復視力,大腦接受視覺刺激可更加活躍,延緩失智表現。

視力退化 白內障 憂鬱症 阿茲海默症 青光眼

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?

課程推薦

延伸閱讀

猜你喜歡

贊助廣告

商品推薦

猜你更喜歡